陸消費降級星巴克慘了?肯德基、必勝客去年開1800家:轉進二、三線城市
星巴克南京首家非遺概念店。(摘自新華社)
面對大陸經濟復甦力度有限、一線城市消費降級情況下,許多包括美企在內的西方跨國公司正在轉進二、三線城市。《華爾街日報》報導,西方品牌在中國的大都市裡可能正在失去優勢,但卻在二、三線城市繼續譜寫「美國夢」。
報導指出,雖然跨國公司正在從中國的許多地區撤出,但從星巴克到斯凱奇(Skechers)等品牌正在中國的所謂二、三線城市悄然擴張,押注這些曾被視爲邊緣地帶的小型城市中心。
報導觀察,西方跨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專注於中國沿海等較富裕的城市,例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但如今的戰場已深入內陸。對於在成熟市場銷售疲軟、在本土又面臨地緣政治審視的西方品牌來說,這個「下沉市場」提供了規模,並日益展現出消費成熟度。
肯德基和必勝客的運營商百勝中國去年新開了1800家門店,其中許多都位於大多數美國人從未聽過的二、三線城市。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Joey Wat)坦言,近年來超過一半的新店佈局在低線城市;未來的一大部分增長將來源於這些不斷擴大的二、三線城市市場消費羣體。
報導解釋,這一轉變是中國消費大轉型的一部分。在一線城市消費者因房地產價格下跌和年輕人失業問題而變得更加謹慎之際,但二、三線城市的居民正表現出驚人的韌性。
Peak Investment的首席分析師Kane Hu指出,抖音和拼多多等直播電商平臺「徹底改變了」小城市消費者發現產品方式,使他們對潮流更加敏感,也越來越期望能買到品牌商品。
不過,報導也指出,涌入二、三線城市並非沒有風險。利潤往往更少,物流也可能更復雜。還有長期需求的問題。隨着中國人口下降以及房地產危機持續拖累經濟增長,這些小城市還能保持這種消費勢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