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川普再揮鐵拳 電子產品擬按晶片數課稅
路透26日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依據進口電子產品所含晶片量徵收關稅,旨在推動企業將製造轉移至美國。
報導指出,根據這項計劃,商務部將依照產品中晶片含量的估計價值,按比率課徵關稅。不過,這項規畫可能還會有變化。
該報導稱,若付諸實行,此一計劃將反映出,川普政府正尋求對廣泛的輸美商品徵關稅,從電動牙刷到筆電等各式各樣的消費性產品。川普自1月回任以來企圖擴大美國製造業,卻恐因此推升通膨。
對此,商務部並未置評。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商務部正考慮對進口產品中的晶片相關部分課徵25%關稅,對來自日本和歐盟的電子產品則課以15%稅率,但強調這些爲初步數字。
消息人士說,商務部也考慮依企業投資美國製造的規模,給與1比1的進口額度關稅豁免,前提是業者將半數生產移往美國,但尚不清楚將如何運作或是否會付諸實行。華爾街日報此前已報導過這項豁免。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經濟學家史崔恩(Michael Strain)表示,這項計劃可能推高消費品成本,「恰逢美國面臨通膨問題,通膨率明顯高於聯準會目標且正在加速」。聯準會的通膨目標爲2%。
史崔恩表示,由於製造這些商品的關鍵進口材料被課徵新關稅,即使是國內生產的商品價格也難逃上漲。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表示,「美國不能依賴外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這些產品對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川普政府正透過關稅、減稅、放鬆監管以及能源充足,實施一種細緻且多方面的策略,將關鍵製造業帶回美國」。
早在今年4月,川普政府已對藥品及半導體的進口展開調查,認爲長期依賴海外生產可能帶來國安風險。不過外界仍關注課稅範圍與稅率如何設定,以及哪些國家、產品或企業可望獲得豁免。
川普總統8月曾表示,美國將對半導體課徵約100%關稅,但在美設廠或承諾建廠的企業可獲豁免。最可能受影響的廠商包括臺積電與南韓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