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同意與美談判 分析人士:北京可能會堅持強硬立場
在這場貿易戰當中,美國和中國似乎都有意降低關稅,但都不願做出最初的讓步。(圖/Shutterstock)
雖然中國已同意與川普政府就貿易與關稅問題進行會談,但仍積極尋求在這場貿易戰當中把自己塑造成負責任的一方,更重要的是中國仍將堅持強硬立場,要求美方首先放棄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同時不會在脅迫下與美方進行談判。
據《紐約時報》報導,幾周以來,中國一直公開表示不會在脅迫下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不跪」,並拒絕向「霸凌」低頭,而且談判的條件是華盛頓首先放棄對中國徵收的令人瞠目的關稅。
直到本週三,中共高級官員何立峰才前往瑞士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同時警告華盛頓不要「企圖以談判爲幌子,繼續搞脅迫訛詐」。
美國史汀生中心中國問題分析師孫韻說:「中國正試圖把自己塑造成負責任的一方,但它的語氣仍然相當強硬。」即便如此,數據顯示雙方在貿易爭端下經濟開始惡化,邊緣政策正對兩國經濟造成損害之際,中國同意談判仍是一種立場軟化的態度。
目前川普政府已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則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25%,實際上等於凍結了兩國之間的所有貿易。中國工廠出現貨物無法出口的現象,美國零售商則發出貨物短缺的警訊。
美國和中國似乎都有意降低關稅,但都不願做出最初的讓步。貝森特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預計與中國官員在瑞士的會晤將側重於「緩和緊張局勢」,而不是「達成重大協議」。中國則一再表示,是美國官員主動提出談判,中國正在考慮這一要求。孫韻說,「中方努力避免給人留下中國急於談判的印象。」
報導說,在貿易問題上與川普政府打交道,部分挑戰在於,政策方向似乎隨着發言者的不同而變化。白宮高級貿易顧問、川普的許多貿易計劃的設計師彼得.納瓦羅爲關稅辯護,稱其爲必要的,而貝森特則表示,美國願意與各國談判。
而弄清楚川普想從中國那裡得到什麼,以及他願意在談判中做出什麼讓步,將對北京在考慮對策時有所幫助。川普政府試圖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它們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或與中國製造業脫鉤,從而孤立中國,中國則一直在努力說服這些國家不要屈從川普的壓力。對北京來說,面對川普的關稅,既巧妙地降溫,同時又不顯得軟弱,可能有助於中國振興經濟的努力。
中方知道,面對美國政府債券市場的大幅拋售和更廣泛的金融市場動盪,川普總統已經退縮,這也讓中方在會談中更有底氣。如果消費者價格因商品短缺而上漲,美國期中選舉可能會給川普總統造成一定壓力,要求他降低或削減關稅。
華盛頓研究機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史考特.甘迺迪說,中國「仍然佔上風,但他們的經濟正在放緩」,「如果他們拒絕與川普政府接觸,最終可能會被視爲導致全球經濟停滯的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