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特:臺灣安全與歐洲連動

北約國防部長會議,北約秘書長呂特(右),與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左)等人交談。(路透)

《經濟學人》14日報導,北約(NATO)秘書長呂特指出,基於中國和俄羅斯的緊密關係,印太和歐洲地區不能被視爲兩個各自獨立的戰區,而是完全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若中國決定侵犯臺灣,恐會要求俄國打擊北約領土,使北約自顧不暇。呂特另也在13日於斯洛維尼亞的盧布里雅納舉行「議會大會」上,強調臺灣和歐洲安全的連動。

《經濟學人》記者在專訪提問指出,呂特過去2年來都示警,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要侵略臺灣,他可能會要求俄羅斯在歐洲展開行動,未來若美中爆發衝突,是否認爲美國會希望歐洲夥伴有所作爲?

領土遇襲 必有毀滅性反擊

呂特表示,北約勢必會團結照顧自己的領土,若俄羅斯真的和中國合謀對北約採取動作,北約就必須確保會以毀滅性的方式反擊,使俄羅斯無法輕易復原。臺海衝突不會只是單一戰場,首先中國大概會叫他們在莫斯科的「小老弟」(俄國總統普丁)在北約某處領土發動攻擊,因此北約必須爲此做好準備。

雖然呂特過去曾多次示警中國在印太區域的野心,但許多歐洲國家在經濟貿易領域上十分仰賴中國。北約西班牙方代表古提瑞茲13日在北約議會大會上也點出此一核心問題,他指出,中國、俄國、北韓與伊朗關係緊密,但由於北約與中國的商業連結與對中國資源的依賴,都弱化了北約應付假資訊混合戰的能力。

呂特也指出,中國、北韓、伊朗對俄羅斯的支持是有所回報的,包含北韓得到飛彈技術,中國得到便宜的石油與天然氣等,這代表印太地區與歐洲大西洋地區不是獨自分離的戰區,因此北約與印太地區國家也會日益緊密合作,包含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等,都想與北約合作提升防衛生產,因爲這些國家都注意到中國的迅速建軍。

外交部:歐亞安全密不可分

呂特再度以中國侵臺爲例指出,如果中國對臺灣有所動作,非常有可能會要求在普丁領導下的俄國在歐洲地區對北約採取行動,讓北約無暇他顧,因此北約必須確保和印太區域的夥伴加強合作。對於呂特的說法,外交部表示,歐盟及法、德、荷蘭等國已陸續發佈其印太戰略,北約更在其戰略概念中,直指中國是俄羅斯侵烏的「關鍵推手」。

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近期也指出,中國、俄羅斯、伊朗及北韓領導人在北京參與軍事閱兵時並肩出席,是一種威權聯盟的象徵,更是對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直接挑戰。

外交部強調,由此可見,歐盟、北約及歐洲國家逐漸關注印太地區的穩定及安全,也瞭解歐亞安全密不可分,印太局勢將影響全球事務及地緣政治格局;而臺灣在印太第一島鏈、全球民主價值鏈及非紅供應鏈扮演關鍵要角,將持續透過「總合外交」強化與歐盟、北約及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帆表示,歐洲過往對臺灣局勢關注不大,但包括呂特及歐洲多國近年開始聲援臺灣議題,部分原因是我國外交行動不斷向歐洲拓展,例如外交部長林佳龍、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及軍事將領訪歐、參與論壇等,可說是我國的積極外交有成。

學者:必須有大國表態挺臺

不過,陳奕帆認爲,這些交流多在經濟文化方面,軍事僅有軍官交流,臺灣若想要與北約有更深層實質軍事交流,恐有難度,因爲仍要看其他成員國的意見。他舉例,「法、德兩國就不會被呂特牽着鼻子走」,但整體而言,我與歐洲的整體外交發展已有相當大的進展。

至於大陸是否會透過俄國來牽制北約對臺的友善援助,陳奕帆分析,中俄在軍事上連動可能性相當有限,畢竟俄國處在俄烏戰事的泥淖中,尚無法脫身,且俄國遠東兵力若要真的投入臺海,恐怕沒有中國艦隊本身來得快速有效。

他表示,政治上,中共對歐洲向來軟硬兼施,但北約國家衆多,常各唱各的調,先撇開美國因素不說,若無歐洲大國表態力挺臺灣,對臺援助恐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