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太空實驗「首次」攜帶活體小鼠 重點研究失重、密閉空間影響

▲大陸神舟二十一號發射前舉行中外記者會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酒泉衛星基地報導

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組織全區合練,發射任務各系統已經完成了相關功能檢查,並做好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酒泉衛星基地今(30日)舉行「神舟21號載人飛行任務」中外記者發佈會。本次執行任務有什麼特別亮點?發言人張靜波指出,「將『首次』在軌實施國內齧齒類哺乳動物空間科學實驗,選用兩雌兩雄4只小鼠,隨飛船上行並進行在軌飼養。」

大陸酒泉衛星基地今30日舉行「神州二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中外記者發佈會,由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處長時宗連擔任主持工作,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工程辦公室綜合計劃局局長張靜波發言人,回答中外記感興趣的問題。

張靜波稍早宣佈,「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10月31日23時44分發射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神舟二十一號飛行乘組由航天駕駛員張陸、飛行工程師武飛、載荷專家張洪章組成,張陸擔任指令長。」其中,航天員張陸執行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武飛和張洪章均來自於第三批太空人,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發言人張靜波介紹神舟二十一號「首次」突破任務,將攜帶齧齒類哺乳動物到空間科學實驗。(圖/記者任以芳攝)

張靜波介紹,按照計劃安排,神舟二十一號太空人乘組在軌期間將新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主要針對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天醫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航天新技術等多個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他也透露,本次任務將「首次」在軌實施中國國內齧齒類哺乳動物空間科學實驗,選「用兩雌兩雄4只小鼠,隨飛船上行並進行在軌飼養,重點研究失重、密閉等空間條件對小鼠行爲模式的影響。」

張靜波說,小鼠之後會隨飛船返回地面,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探索小鼠多組織器官在空間環境的應激響應和適應性變化規律。在軌還將開展空間環境下遺傳密碼起源與手性的關係項目,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組合之間的選擇性規律,探討分子手性和重力環境對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響。

此外,神舟二十一號還上行了面向空間應用的鋰離子電池電化學光學原位研究、空間站在軌智能算力平臺試驗等搭載項目,將爲後續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依據,爲在軌應用進一步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