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沙金首飾」俗又大碗遭市場追捧 專家批:鎳銅合金或引起皮膚病

▲沙金首飾較黃金便宜,受一般民衆青睞。(圖/翻攝央視,下同)

文/香港01

隨着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市面上涌現一批「沙金首飾」,賣家以「視覺效果堪比黃金」來宣傳,但所謂的「沙金」實際爲出廠價約10元(人民幣,下同)的黃銅鍍金首飾,甚至是極其低廉的銅鎳合金。

《央視新聞》報導,沙金首飾外觀酷似黃金、售價卻不高,因而迅速受到熱捧,被不少消費者視爲黃金價格高企之下的平替選擇。

有商家以「花小錢戴出大牌首飾的即視感,視覺效果堪比黃金」。據介紹,這些沙金主要產自越南、緬甸等地,內外顏色相同,且永不掉色。還有商家宣稱,這些產品和黃金類似,不怕火燒,一件首飾的價格卻遠低於黃金。

浙江義烏小商品城的商戶表示,這些首飾主要採用黃銅作爲原材料,在表面上電鍍了0.05微米的黃金,可以模擬出黃金的質感。

然而,市場上多數所謂的「沙金」飾品,有些甚至完全不含黃金成分。而商家宣傳所謂的「越南沙金」「緬甸沙金」「泰國沙金」更多是一種噱頭。

相關人士表示,這些標榜着「天然沙金」的飾品,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但其實是生產成本極其低廉的銅鎳合金。

專家介紹,由於鍍層過薄,消費者佩戴「沙金首飾」時有可能磨損掉鍍金層,釋放其中的鎳。目前,國家標準規定人體長期接觸的首飾,鎳釋放量限值爲每星期每平方釐米0.5微克。然而,檢測中心遇到的部分銅鎳合金飾品,鎳的釋放量可以達到國家標準的上千倍。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生石磊表示,金屬製品過敏引發的皮膚病症在臨牀上比較常見,而鎳是最常見的致敏金屬。醫生表示,這種過敏會導致佩戴者頸部皮膚出現紅斑、瘙癢,甚至會向周圍擴展,導致全身過敏。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