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三校遭封殺/臺生徬徨憂心:求職進修被貼標籤
大陸的華僑大學、廣州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三校遭教育部封殺,就讀過上述學校的臺生受訪憂心,未來發展不論是求職、進修都會受到影響,也怕被貼上標籤。
上述三校均是大陸當年爲歸國華僑所創。一九五八在廣州重建的暨南大學,現爲大陸俗稱「二一一」與「雙一流」的指標性高等學府,重點學科有經濟、金融、藥學等,華僑大學也是「雙一流」高等學府,有化工、計算機等重點學科,至於北京華文學院,則以面向海外華僑展開華文教育爲主。
過去三校均受大陸「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管轄,二○一八年後機構改革,僑辦併入中共中央統戰部,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等辦學方針爲主旨。
據大陸教育部國際與兩岸教育司官網,暨南大學與臺灣廿一所大學有簽約合作,包括清大、政大、中央、中興、東華、高師大、高雄大學、金門大學、臺北、臺中教育大學、臺北商業大學等十一所國立大學,以及義守、中原、文化、元智、亞洲、輔仁、銘傳、世新、樹德、建國等十所私立大學。
面對母校遭封殺,華僑大學校友、目前在臺工作的吳同學擔心,未來有形和無形影響恐更大,周邊很多朋友正在討論能不能繼續在臺灣考研究所、進修,自己原也規畫考MBA,現在可能會再考慮一下。
就讀廣州暨南大學的林同學說,考慮放棄回臺發展,留在大陸或其他國家;另名同學說,新學期剛開始,「大家聽到消息都很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