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陸高校小心被反噬 陳雲英:臺灣青年不是被「嚇大」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臺灣省代表今(9)日舉行開放團組活動,會後開放記者QA環節,針對臺灣「封殺」大陸高校禁止與臺灣大學交流是否不利於兩岸青年交流,造成「寒蟬效應」?全國人大代表陳雲英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提問時指出,她相信這樣政策不會有「寒蟬效應」,臺灣青年不是被「嚇大的」,如果臺灣一直出臺不利於人民願望的政策,「小心會反噬。」
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今9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開組團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草案,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兩高報告)。會後記者QA環節,一共8個問題聚焦兩岸交流,青年赴陸就業、臺灣限縮兩岸教育往來、行DeepSeek智能科技、文化產業、兩岸觀光卡關等面向,闡述兩岸關係發展。
▲臺灣省人大代表陳雲英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任以芳提問 。(圖/記者任以芳攝)
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林毅夫妻子陳雲英在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提問,「我您長期關心兩岸,包含臺商、臺青各方面的往來交流,大陸方面也是鼓勵臺灣青年這幾年要來大陸走走看看,但近期臺灣方面在針對大陸部分的學校禁止跟臺灣做交流,影響到臺灣的學生來來大陸意願,甚至有『寒蟬效應』。您怎麼看臺灣方面以「限縮」教育來影響兩岸交流,大陸方面有何突破點?」
陳雲英首先認爲不會有影響,大陸有292所高校招收臺生學習,雖然不確定目前「被限制」三所高校是否對臺生學習有優惠政策,兩岸經常各省舉辦高校學術研討會、文化交流研討會、科技研討會,不同場合見到臺青心中懷有對人生一份夢想和人生、職業生涯,相信他們還是會陸續來。大陸也一直持續保持開放的心態,將近60多所兩岸高校有建「姐妹校」。
「可能政策上對臺灣青年子弟造成一種嚇阻作用。」陳雲英特地舉例臺灣人常說的一句話,「臺灣民間有一句話在懟別人的時候會說,『你以爲我是嚇大的』,其實我是學習長大的,我是父母老師愛護長大的,我不是被『嚇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不相信對於臺灣青年想來大陸,能夠產生多大的作用。」
陳雲英認爲,臺灣方面「封殺」大陸高校的政策不會有「寒蟬效應」,過度壓抑的政策勢必造成人民反抗。「覺得任何當政者要小心,當一部分人民心中埋有怨恨,就要反抗,民意的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要謹慎施策。」
陳雲英進一步強調,不要造成臺灣青年子弟被臺灣當局對他們的過分的壓制,他個人願望夢想的實現,相信是不利於臺灣當政,「出臺不利於人民願望的政策,小心會反噬。」
▲大陸保持開放態度迎接臺青,並且着重高級專業人才培養 。(圖/記者任以芳攝)
陳雲英繼續說,未來大陸要將高級專業人才從2.2億提升到3.4億,到時候美國不能小看中國,因爲美國的總人口只有3.4億。「中美兩國較量進入深水區,我們再不斷強大過程,許多領域中國第一非常鮮明。」舉例DeepSeek、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太空科技,還有《哪吒2》截至今天9日賣出148億美金,衝上全球影史票房第6名。
最後,陳雲英指出,「對於全世界來說,中國有硬實力,軍事、科技、教育、文化走到世界前列。臺灣子弟是我們的鄉親,血濃於水,希望臺灣子弟也有成才的機會。大陸提倡大將工程,培育高技能的人才,「給他最好的政策,最好的條件,有最好的平臺,最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