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社部:穩就業的壓力始終存在 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凸顯
▲大陸青年失業率再度竄升。(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26日坦言,「十四五」時期是就業事業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就業困難挑戰比較大的時期,穩增長、穩就業的壓力始終存在,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凸顯。
王曉萍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完善了就業優先政策體系,各級政府把穩就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爲宏觀調控優先目標,納入民生實事重要內容,「管產業就要管就業,促消費就要促就業,上項目就要擴就業」的意識不斷增強,就業優先政策體系不斷充實,形成了財政激勵、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的系統性政策框架,構建了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創業補貼等全鏈條支持體系,政策工具更足、針對性更強。
王曉萍提到,「十四五」時期,大陸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蛋糕做大做強,爲穩就業奠定了基礎。人社部持續提高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先後實施先進製造業促就業行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業揚帆計劃、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銀髮經濟發展等一系列舉措,助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創造了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王曉萍指出,「十四五」期間,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年超千萬,這是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務院每年專門開會部署,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連續出臺政策文件,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方向,完善就業政策體系,拓寬就業渠道,穩定青年就業局勢。
王曉萍說,同時,對以務工爲主要收入的近3億農民工,人社部堅持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雙向發力,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加大勞務品牌培育,農民工就業增收之路越走越寬,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保持在3000萬以上,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出了積極貢獻。
王曉萍強調,人社部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網絡,建成近9000家零工市場,推動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推行數字賦能服務模式,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持續開展「10+N」就業服務活動,每年爲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近億次。
王曉萍說,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堅持分類推進,注重「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推廣「科技成果+創業」「產業發展+創業」「職業技能+創業」「民生需求+創業」模式,形成各美其美的生動創業局面。堅持協同發力,推行「個人創業一件事」,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
王曉萍還說,下一步,人社部將錨定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加強規劃引領,完善就業政策,強化服務培訓,注重權益保障,全力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不斷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