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發展遇「關說+壓力」怎麼辦 斗六鎮公所辦座談教自保
▲斗六市公所舉辦廉政教育講習,公務員專心聆聽課程內容。(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綠能發展與行政便民,本是政府推動的重點,但中間若踩到「圖利」紅線,恐讓公務員面臨法律風險。斗六市公所今(5)日特別邀請臺糖公司政風處組長邱怡如主講,開設「健全綠能發展之圖利與便民」、「廉政倫理規範素養紮根」教育講習,讓基層承辦同仁釐清法治與便民的界線,強化廉潔意識,避免誤觸法網。
邱怡如指出,公務員在推動綠能相關業務時,經常需要處理企業、民意代表與社會期待的多重壓力,但依法行政是唯一標準,便民並非放寬標準,更不是圖利業者。她透過法律案例與實務分享,強調如何在審查過程中自我防護,強化風險辨識能力,避免落入「便民變圖利」的陷阱。
▲講師邱怡如在課堂上分享案例,提醒公務員如何分辨便民與圖利。(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講習中,還特別針對「廉政倫理規範」進行深入剖析,提醒公務員如何正確處理與業務有關的飲宴、贈禮或請託關說情境,做到公正執行職務,守住行政中立與程序正義的底線。
斗六市長林聖爵表示,推動綠能產業的同時,市公所將持續簡化流程、強化透明度,降低業者與民衆的行政負擔,但同仁也必須同時遵守廉政規範,在「依法行政」和「便民服務」之間找到平衡。他強調,唯有兼顧效率與廉潔,公務體系才能獲得社會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