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曝上海到美國貨櫃船「一艙難求」:訂單排到6月

上海到美國貨櫃船「一艙難求」:訂單排到6月,滬企淡定顯實力。(圖:shutterstock)

據《解放日報》28日報導,上海到美國的貨櫃船再現「一艙難求」的「爆艙」盛況,訂單已排到6月份。面對美企「搶購潮」,上海的港口、貨代及外貿企業卻顯得從容冷靜,其底氣在於中國製造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讓上海企業選擇專心做好自己的事。

「爆艙」的直接導火線,來源於美線需求的集中爆發。總部位於上海的國際物流服務企業「運去哪」分析,5月12日中美雙方宣佈互降關稅的消息,如同一劑強心針,讓一些原本觀望的企業迅速行動起來,原先暫停出運的訂單迅速激活。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買家主動提高庫存儲備的意願強烈,不少外貿企業將下半年的新訂單抓在手中。

「一艙難求」有其深層原因。亞太總部位於上海的美線頭部貨代海連(中國)國際貨運負責人錢龍告訴記者,4月下旬美線貨量因關稅因素迅速下跌,船公司也相應調整運力,大量取消美線班次,把運力調往其他航線。如今貨量恢復,運力格局迅速反轉,船公司正全力調配運力,努力增加艙位供給。奈何部分船隻還在返航途中,短時間內供需矛盾加大。

面對激增的需求,上海港正高效運轉。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焱濱介紹,5月19日至25日這周,上海港美線出口裝箱量達5.9萬標箱,環比增長49.4%。目前,美線停航的班輪已全部恢復,上海港一週的美線班輪量回到42班的正常水平。

楊焱濱表示,臨時的運力調整,使得船期一度被打亂,導致部分時段碼頭作業高度集中,但已制定預案,確保船舶到港後能及時作業和出運,對船公司開來的加班船也會第一時間做好銜接。

貨代公司也不慌,「運去哪」美加航線專家雷磊預計,6月上旬,從亞洲到美國的運力將恢復至100%,甚至可能比正常水平還要高。儘管目前6月份運價上漲幅度較大,但考慮到美線運力的逐步迴歸,以及加班船的投入,實際漲幅可能不會完全加足。

面對訂單回升,外貿企業也表現淡定。有的企業表示,美國客戶一直在與他們溝通,「暫停」只是權宜之計,從未取消訂單。一些高科技企業和藥企更是表示,即使面臨關稅壁壘,憑藉其技術和產品優勢,美國客戶「加價也要買」,企業業務基本盤較爲穩固。

上海威邇達遮陽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林鋒的經歷頗有代表性。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在形勢最爲嚴峻的4月下旬,美國客戶也堅持要求發貨。「我們公司有自己的專利產品,短時間內難以在海外找到平替,所以發貨節奏一直未亂。」

中國製造的不可替代性,不僅在於價格優勢,更在於創新的技術、穩定的品質、成熟的供應鏈以及長期合作形成的深厚信任。這是中國企業從容穿越週期、抵禦風險的重要依託。

註冊在上海的跨境電商阿里國際站發現,許多美國買家期望在90天內儘量多地囤貨,部分買家甚至開始爲聖誕季未雨綢繆。爲此,阿里國際站正籌備推出「外貿618」,助力外貿企業把未來3個月的貨都賣出去。

當全球消費者對中國製造投下「信任票」,可以預見,上海港的繁忙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