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美西線估6/1漲到每大箱6千美元 6/15想漲到8千美元很難

▲貨櫃船公司6月中美線西線每大箱運價想漲到8千美元,多數攬貨公司認爲很難。(圖/取自洛杉磯港務局官網)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寬限期,貨櫃船公司透過調整基本運價與徵收旺季附加費,計劃6月1日美西線運價要從目前的3000-3100美元調升到6000-6100美元,6月15日再加高至8000美元,對此港臺多家攬貨公司認爲6月1日能漲成,6月第二週加班船多,訂艙不滿,再漲難度很高,甚至有認爲漲不成的。

一家超大型攬貨負責人指出,未來兩週加班船不多,估計可以讓6月1日漲價順利實現,但是6月第二週大船多,目前訂艙未滿,很可能當週運價就開始下修,月中想再漲很難。香港的大型攬貨公司高階主管則認爲,運價估計6000-6500美元就到頂了,主要是因爲加班船持續增加,但工廠生產沒那麼快。

國內四家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或高階則認爲,6月1日運價漲得成,6月15日想再漲會很拚;一家歐洲籍船公司高階指出,6月1日美西線可能只能漲到5000美元左右,6月15日才能漲到6000美元,畢竟美國對中國收的關稅是30%,一般商品付不起這樣的關稅,低價商品也付不起這麼高的運費,貨量不可能衝太高。

不過也有一家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與亞洲籍船公司臺灣公司高階認爲,6月市場艙位供給還不足,兩階段漲價都能漲成,7月就很難再漲了。

業界指出,光是漲到6000美元,就已經是多數公司成本價1700美元的3.5倍,船公司都會盡量調派船隻過來搶這一波,而且從歐洲、中南美或中東調船隻到美國線,還可以讓原航線運價回升,一舉兩得,算盤打得很精的。

在今年3月28日,上海貨櫃航運貨櫃運價指數(SCFI)當中,美西線每大箱運價是2177美元、美東是3194美元,5月23日美西線3275美元,美國4284美元,分別漲了47%與25%,5月15日之前的上漲靠減並班,之後則是關稅降低後的搶運貨。

大陸媒體則分析,企業在「90天」的有限期限內抓緊裝船的同時,還必須考慮運費等費用,因此迫切需要慎重的決策和備選方案。透過90天關稅延期,想要儘可能多地確保數量的進口商,預計由於運費飆升,成本節約效果將得到部分抵消。

因此,美國進口企業集中於「確保90天內的數量」,但需要根據運費等進行損益計算,需要與貨運代理合作,利用LCL或聯合運輸戰略來確保運費談判能力。另一方面,爲了應對美國進口商的快速訂購,預計韓國企業也會確保早期生產和出貨的靈活性,並根據產品特性調整訂單時間或從海上到航空運輸手段轉換等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