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關注鄭 分析4勝選關鍵
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時間截止後,工作人員隨即開票。(趙雙傑攝)
鄭麗文贏得國民黨主席選舉,至18日深夜截稿前,中共中央尚未發出賀電。回顧過去賀電,多會提到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民族復興等詞。多家陸媒18日晚第一時間報導鄭麗文勝選,並點出儘管選舉過程中在兩岸政策上有爭論,但共同點都是反對臺獨、認同臺灣人就是中國人,也有陸媒評價鄭麗文擔任主席,將是國民黨的一次「鳳凰涅槃」。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以來,國民黨歷經了馬英九、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江啓臣等主席,唯獨江啓臣未收到習的賀電。上次賀電是2021年9月朱立倫回鍋主席,當時習的賀電未直接提九二共識,而是冀望「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守民族大義」。
大陸國臺辦15日已表達態度,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我們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同中國國民黨新領導人一道,推動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爲臺海謀和平,爲同胞謀福祉,爲民族謀復興。」
福建新媒體「海峽銳評」18日晚發表〈兩岸不應該是國民黨的難題〉評論,指雖然選舉過程中,各候選人有關兩岸路線的辯論,看似炮轟隆隆,但都有三個基本共識:旗幟鮮明認同「我是中國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堅定反對臺獨,反對民進黨政府抗中跪美與引戰挑釁;全力支持兩岸交流。
鳳凰網旗下新媒體分析,鄭麗文勝出並非偶然。原因有四:一是基層焦慮,她捕捉到黨員對「黨內不公」的不滿,以「忍辱負重」形象,承諾改革,並獲中生代支持。二是女性領導加分,在男性主導的國民黨,她代表世代之爭,象徵變革。三是兩岸路線親中,她的「強強聯手」論,迎合深藍派,廣受好評。四是募款能力,丈夫駱武昌讓她避開資金短板,儘管遭黑函攻擊,她以「君子之爭」迴應,贏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