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民融合 AI助攻國防展潛能
共軍透過所謂「軍民融合」,以滿足當前新型態戰爭需求。在AI領域,這項行動似乎正在取得成效。(中新社)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爲加速共軍現代化進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除大力推動軍改外,也嘗試動員私營機構協助共軍脫胎換骨,透過所謂「軍民融合」,以滿足當前新型態戰爭需求。在AI領域,這項行動似乎正在取得成效。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研究人員公佈的新數據,近年來,中國軍方已突破一貫由國有國防承包商和與軍方有關聯的研究機構組成的網絡,與數百家供應商合作,其中包括私營公司和非軍事高校,以推動將AI融入其作戰和武器系統。
報導稱,儘管中美兩國軍方都試圖利用大學和私營部門的知識和創新活力,但該數據意味着,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更有系統地做到這一點。安全分析人士稱,這讓中國在將AI融入國防這一艱鉅任務中獲得了潛在優勢。
美國試圖阻止中國發展可能使其軍隊獲得對美軍優勢的技術,而上述情況讓美國陷入困境。
「僅從這個數據集來看,他們試圖做的事情所展現出的雄心就令人驚訝。」幫助收集這些數據的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CSET)高級研究分析師Cole McFaul說。「這些技術範圍如此之廣,說明美國在有效遏制或制約中國軍事現代化方面的能力有限。」
在3日舉行的中共閱兵式上,共軍出動了資訊戰和無人作戰部隊,受閱裝備包括空中打擊無人機、無人艇和機器狗等,軍事研究人員預測,這類裝備將在未來由AI管理的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爲促進軍民融合,中國允許部分國防合約進行公開招標,其中甚至包括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軍方都會保密的敏感系統。
報導稱,CSET從共軍2023年和2024年發佈的近3000份AI相關合約中標通知中,識別出300多家多次中標的供應商。
報導指出,在這些多次中標的供應商中,傳統上不被視爲中國國防工業一部分的私營公司、非軍事高校和其他實體佔85%以上,並贏得了大部分合約。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供應商都不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上。(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