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和外部挑戰將是今年人大政協兩會兩大主題

一年一度的中共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在美國總統川普帶來高度不確定性背景下登場。(圖/中新社)

一年一度的大陸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在美國總統川普帶來高度不確定性背景下登場。外媒分析指出,中國大陸經濟和外部挑戰兩大主題,預料將貫穿今年兩會。預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GDP成長率將設在「5%左右」,並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法國國際廣播》指出,中共全國人大會議和全國政協會議將分別在3月5日及3月4日開幕,中共高層將悉數出席。總理李強將在人大會議開幕當天作政府工作報告,接下來一週左右,參加兩會的2900多名人大代表和2100多名政協委員將圍繞總理李強的報告展開審議和討論。

由於今年不是北京政府換屆之年,人事問題將不會是主要看點,重點仍是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包括中國大陸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如何順勢加大推動科技自主創新力度,如何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提振國內消費,以及穩定就業和鼓勵生育等等。

對此,證券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野村預計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的GDP成長率將設在「5%左右」。據陸媒《財經網》報導,陸挺估計,2025年GDP成長率將訂在「5%左右」,因爲中國政府可能希望用「5%左右」增長目標表明,不受川普揚言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的威脅。陸挺還預計,中國政府還可能宣佈安排5000億元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以補充大陸國有銀行資本。

確實,面對美國對華關稅壓力不斷升級,中國今年要保持去年取得的5%增長,需加大刺激力度。去年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表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評估,中國預算赤字率將突破3%的心理防線,大概在3.8%至4%。野村證券則推測,中國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將從去年的1兆元增至1.3兆元人民幣,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從去年的4兆元,增至4.4兆元。財政刺激措施可能往4個方面集中:地方政府轉移支付;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回購土地或幫助開發商完成預售房項目等方式穩樓市;支持低收入家庭及鼓勵生育。

中國經濟持續面臨通縮壓力,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普遍把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目標下調至2.0%左右,預計全國CPI目標也將從過去幾年的3%左右下調至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