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花椰「菜梗葉子」抗癌力比花球高百倍 還能顧視網膜和神經

▲綠花椰菜的營養精華不在花球,而是在菜梗和葉子 。(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綠花椰菜的抗癌精華,竟然都被當成廚餘丟掉。醫師表示,國外研究發現,綠花椰菜蘊含高濃度抗癌成分的部位,原來不是花球,而是常被削掉、扔進垃圾桶的「菜梗與葉子」,其富含被譽爲「天然化療劑」的蘿蔔硫素,還可能是身體修復系統最需要的關鍵元素。

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十字花科蔬菜素以抗癌著稱,其中綠花椰菜更因含有高濃度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備受矚目,其可啓動Nrf2抗氧化通路,關閉NF-κB發炎開關,對抗自由基、慢性發炎與癌細胞擴散。

不過民衆不知道的是,早在1997年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便已發表研究指出,綠花椰菜的菜梗與嫩芽含有極高濃度的蘿蔔硫素,而且比花球高出10至100倍。

張家銘寫道,目前已知綠花椰菜3天嫩芽誘導抗氧化酵素的能力,每公克高達51萬單位,是一般成熟蔬菜的10倍以上,這也代表民衆料理綠花椰菜常丟掉的菜梗與嫩葉,其實才是營養核心。

此外,張家銘於文中提到,綠花椰菜不只抗癌,在脂肪肝、視網膜病變與神經退化疾病等相關研究,已被證實有保護作用,對於一般的長期疲勞或有代謝壓力者,也可作爲天然的保護處方。

張家銘並寫道,綠花椰菜的菜梗處理其實不難,可切絲炒蛋、煮湯煮粥、打果汁,混入麪糰、蛋餅中也能入口無礙,進階一些還可烘乾打粉,加入優格或燕麥,便成營養濃縮的機能補給食品。

張家銘文中打趣建議,人體DNA早已內建修復系統,只是等待「正確素材」啓動,所以民衆下次逛市場時不妨對老闆說:「那段菜梗,不要丟,幫我留一截。」也許正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