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規模最大石化產業基地全面建成 年煉油1200萬噸
中海煉化大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成功試產,象徵大陸規模最大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浙江寧波)建造完成。(圖/取自中海煉化公衆號)
在石化業產能過剩同時,大陸石化基地也正加緊建造。中海油22日宣佈,中海煉化大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大榭石化)在浙江寧波一次開車(爲行業術語,指裝置投料並正式投入生產的過程)成功,象徵大陸規模最大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浙江寧波)建造完成。該項目總投資額爲人民幣210億元(約新臺幣882億元),且整體技術國產化率達100%。
微信公衆號「中海煉化」表示,其核心生產裝置採用大陸自主研發的重質油直接裂解制化學品成套技術,主要生產聚丙烯等高端化工用品。
據解,大榭石化12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於2020年獲批,2022年開始建造。這次投產的核心裝置320萬噸/年催化裂解裝置年產聚合級乙烯和丙烯達120萬噸,是目前大陸全國最大的單套重質油直接轉化制聚合級烯烴裝置,其生產的高純度乙烯和丙烯,爲加工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化纖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最基礎原材料。裝置投產後,大榭石化烯烴產能達到180萬噸/年,成爲全國規模最大重質油直接轉化制烯烴生產基地。
核心裝置採用全新生產工藝,相比傳統工藝可降低單位產品能耗30%以上,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萬噸,極大提升了重質油資源的利用效率,對優化大陸石化原料結構、降低單套烯烴產品的碳排放具有深遠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聚丙烯在大陸也面臨產能過剩與結構性短缺的矛盾危機,據金聯創數據,2025年大陸國內聚丙烯產能突破每年5,000萬噸,裝置停車(指裝置按工序逐步停下)比例長期徘徊在10%-20%。不過高端產品如高熔指纖維料、醫用透明料等仍需大量進口。
2014年以來,大陸官方爲應對石化產能過剩,因此規劃建設石化產業基地,目前中國大陸七大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包括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浙江寧波、上海漕涇、廣東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等地。
彭博報導,大陸官方近期對石油和煉油產業即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已計劃汰換小規模落後產能,推動老舊設施升級改造,也加大投資向高附加價值的先進材料領域,政策最快於9月推行,將解決展能過剩,也優化產線及產業轉型,改善產業失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