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媒宣稱:中國大陸正成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

大陸內蒙自治區白雲鄂博的稀土礦。(路透)

由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的「中國網」發佈評論文章,稱中國正成爲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這有助於維護國際局勢的安全和穩定。大陸網友則稱,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實施長臂管轄,以往中國大陸是反對美國長臂管轄的。

文章稱,10月9日,大陸商務部連發數條公告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文章明確提到,此時升級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原因有二:

一、應對境外組織非法轉移、再出口至敏感領域;

二、反制美國持續加碼對中國的打壓。

文章批評川普政府在與中國進行經貿談判的同時,仍採取各類小動作升級對華打壓。

9月,美國政府對三星、海力士、臺積電等晶片企業在中國的晶片生產施加更嚴格的限制,要求其在購買美國設備時申請單獨許可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擴大對晶片製造工具等敏感產品的出口管制,把非美國公司納入其出口控制體系中。美國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更明確表示「必須說服,並在必要時向荷蘭和日本的合作伙伴施壓」「盟友也必須同樣執行我們的管控措施」。

而且,「232條款」已成爲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的新工具。風力渦輪機及其零部件、乘用車和輕型卡車汽車零部件、個人防護設備、醫療耗材和醫療設備、機器人和工業機械等均受波及。這些關稅雖在名義上針對全球各國,但對中國新能源、高科技產業的影響尤其顯著。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陸商務部此次頒佈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將適用於含有中國的稀土物項或使用中國技術的外國生產商。這是對美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開始實施的對華出口管制的「借鑑」。

文章指出,從長期來看,此次升級出口管制措施將重塑國際稀土貿易秩序,並推動全球稀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有助於引導中國大陸稀土產業迴歸理性發展軌道,讓稀土市場更透明,也有助於維護國際局勢的安全和穩定。

大陸網友評則指出,「大國氣度」、「這是中國第一次實施長臂管轄」、「以往中國大陸是反對美國長臂管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