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鞏固國家認同 紀錄片「左宗棠收復新疆」偷轉彎

今年不只是抗戰勝利八十週年,對中共來說也是新疆自治區成立七十週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相關的慶典也在籌備中,而官方已經釋出將在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區進一步「鑄牢國家民族認同」的訊號。

湖南衛視四日起播出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左宗棠收復新疆」,展現晚清名臣左宗棠「擡棺出征」、捍衛一百六十餘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功績。該片由中共三省區黨委宣傳部(湖南、新疆、甘肅)以及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出品,歷時三年,也得到中共中宣部、大陸國家廣電總局「指導」。

據港媒星島日報,北京學者梅新育分析,紀錄片開播具有現實意義,面對東突(東突厥斯坦)分裂勢力,宣示中國對新疆主權;在歷史觀上撥亂反正,在新疆及更大區域範圍內樹立對中國的國家認同。他還提到過去思想存在「誤區」,對左宗棠較少宣傳,「現在要糾正,要理直氣壯地宣傳」。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史觀認爲太平天國是「農民起義」,因此過往特別是在文革時期,常痛斥平亂的曾國藩、左宗棠等將領是「極端反動的屠夫」、「民族敗類」,直到近年逐漸改觀。

十月是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七十週年,預料屆時也會有中共高層率領中央代表團前往參加紀念活動。

此外,今年九月是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年,中共已確定將有中央代表團往賀。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慶祝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爲主線。他並稱,現在西藏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廣泛而深入開展,確保了西藏的宗教和睦、寺廟和諧。

自治區主席嘎瑪澤登表示,「在達賴轉世問題上,中央政府具有無可爭辯的最終決定權」。而對於藏語文被移出高考科目,他坦承有政策調整,但強調高考科目調整「不是取消藏語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