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禁令再轉彎?西門子恢復對陸晶片軟體供應
西門子:美國已取消對中國晶片設計軟體的出口限制。(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7月2日,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收到美國政府的通知稱,美國已取消對中國晶片設計軟體的出口限制。根據公司聲明,這家德國供應商已恢復中國客戶對其軟體和技術的全面訪問。
中國企業在2025年成功實現5奈米晶片技術的規模化生產,這一突破直接觸發了美國政府新一輪技術出口管制措施。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5月15日發佈公告,禁止美國半導體企業向中國客戶提供晶片設計軟體授權服務。這是繼美國針對中國科技產業發動的第四輪系統性技術封鎖。
2019年川普政府首次簽署行政令,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爲等中國科技公司出售高端計算晶片。當時該政策確實造成了衝擊,像華爲手機這類依賴進口晶片的產品在海外市場遭遇斷供,大陸國內高端智慧手機市佔率出現明顯下滑。
不過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久,大陸國內科研團隊在2023年搞定了7奈米晶片的自主生產技術,現在大陸用的國產旗艦手機基本都換上了自家晶片。
看到中國在製造環節站穩腳跟,美國今年開始轉換策略。現在全球晶片設計基本都要用到EDA軟體,這類工業軟體長期被新思科技、楷登電子這些美國公司壟斷。五角大樓在今年初的報告中明確提到,要利用美國在晶片設計工具領域的絕對優勢實施「精準打擊」。
這次禁令生效後,國內晶片設計公司暫時還能使用已購買的軟體版本,但後續更新和技術支持全部切斷。不過,大陸國內幾家頭部晶片企業日前放出消息,他們自主研發的EDA工具已經能支撐14奈米晶片的全流程設計,預計兩年內突破7奈米節點。
雖然比起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但至少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更關鍵的是,大陸國內現在有超過20座12英吋晶圓廠在建,長江存儲這些存儲器廠商的技術路線完全避開了美國專利牆。
值得注意的是AI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美國去年試圖限制輝達向中國出售A100晶片,結果大陸國內很快就冒出好幾家替代方案。像寒武紀的思元370性能參數已經接近A100的80%,關鍵是在智慧駕駛這些特定場景表現更好。
後來美國又想出新招,要求使用美國技術的海外晶圓廠不得爲中國AI晶片代工,不過中芯國際的N+2工藝產線已經能穩定生產這類晶片。
光刻機這個最難的關卡也有進展。上海微電子的28奈米光刻機去年就交付客戶了,現在他們實驗室裡擺着臺原型機,技術人員說正在攻克多重曝光技術。雖然離阿斯麥的EUV還有距離,但用來生產車規級晶片和物聯網晶片完全夠用。
有意思的是,日本尼康日前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說可以幫忙改進光刻機的光學系統。這場博弈現在進入最較勁的階段。
美國在半導體領域有四個殺手鐗:設計軟體、製造設備、核心材料和專利授權。中國現在前兩個環節有了替代方案,材料方面矽片、光刻膠都在量產爬坡,專利牆倒是真麻煩,不過華爲去年光靠收5G專利費就進帳5.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