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地震10天狂搖900次! 氣象廳:無法預測何時會結束
▲鹿兒島連續10日發生多次有感地震。(圖/翻攝自日本氣象廳)
記者王佩翊/編譯
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外海自6月21日起連續發生多起地震,十島村等地已觀測到超過900次震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其中包括3次震度5弱、18次震度4以及60次震度3,使當地居民人心惶惶。對此,專家則澄清,此次地震與南海海槽大地震無關。不過氣象廳也表示,目前還無法預測連環地震何時會結束。
根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氣象廳7月2日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震央位於吐噶喇列島外海的地震仍無法預測何時能夠平息,並提醒居民應隨時做好避難準備。
事實上,吐噶喇列島外海過去也曾多次出現類似的羣發地震,例如2021年12月觀測到308次震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2023年9月則有346次,不過那些地震都在數日內結束,這次的情況已持續超過10天,累積天數創下歷史新高。
對於吐噶喇列島外海地震頻發的原因,鹿兒島大學地震學副教授八木原寬指出,吐噶喇列島東側的菲律賓海板塊正向歐亞板塊下方隱沒,西側則因沖繩海槽形成的東西向擴張力量,導致周邊斷層累積壓力,進而引發頻繁地震。
八木原進一步分析,此次地震與過往不同,震源位置似乎逐漸向外擴散,可能是因海底流體上升,使斷層更容易滑動。不過他也強調,這波羣震與南海海槽大地震無關,因震源地區距離遙遠,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