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狂震逾1300次「地殼移動數公分」連地質學家震驚罕見
日本鹿兒島幾日來的強震,引起外界恐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鹿兒島縣外海吐噶喇羣島6月底至今發生超過1300次地震,規模不斷變大,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於7月4日也對此召開臨時會議,並由國土地理院報告了寶島(たからじま)的地殼變動觀測結果,連地質學家都震驚,表示此事實屬罕見。
綜合日媒報導,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惡石島發生震度5的地震,今天截至上午10時,在吐噶喇羣島地區,已觀測數次地震:震度4(2次)、震度3(5次)、震度2(20次)、震度1(35次)。自上個月21日以來,累計地震次數已達1324次。
根據報告,自6月21日羣發地震開始以來,寶島的觀測點截至7月2日中午爲止曾朝東北東方向移動約1.8公分,但至7月3日下午爲止,又突然向南移動約4.2公分,方向出現明顯且異常的急劇變化。
7月2日下午3時26分左右,寶島西北方海域發生規模5.6級地震,小寶島(こだからじま)則觀測到震度5弱的強震。然而,專家指出,僅憑此次地震,尚不足以解釋寶島觀測到的劇烈方向變化。
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田直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位移幅度極大,方向的變化也非常罕見。」同時,他也說:「進入7月後,地震活動有向東西方向擴展的趨勢。目前地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活動變得更加頻繁,但我們尚不清楚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
他指出,雖然目前尚缺乏地下深部活動的觀測數據,無法做出確切成因評估,但有充分可能是火山活動引起的岩漿移動所致。
另一方面,根據人造衛星的觀測資料等顯示,在地震活躍化的時期,也觀測到地殼變動方向出現變化的情形。
此次地殼異常活動的觀測地點寶島、鄰近的惡石島與小寶島等島嶼本身並非活火山,但寶島北方的諏訪之瀨島爲活躍火山,近期噴發頻繁。
寶島的地殼變動觀測點是於2023年啓用,本次羣發地震期間首次觀測到與地震活動相關的顯著地殼位移。
地震調查委員會表示,將持續密切監測吐噶喇列島區域的地殼活動,並呼籲當地居民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