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多地普遍升最低工資 北京9月1日起調至10,668元

中國大陸多地近期紛紛調升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北京最低工資上調至人民幣2,540元(新臺幣10,668元)並自9月1日起實施,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則已從人民幣2,690元調整到人民幣2,740元(約新臺幣11,508元)。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按大陸官方規定,加班費、高溫補貼及官方規定的福利待遇不得算在最低工資中,不過至於是否包括「五險一金」各地則有差異。

北京通知指出,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爲27.7元(約新臺幣116元);而上海則自7月1日起實施,上海通知還表示,加班費、夏季高溫津貼、中夜班津貼、社保與公積金等不得納入最低工資計算,用人單位需要另行支付。

除一線城市,大陸多個省份也發佈調升最低工資公告,同樣9月1日調整的湖南月最低工資標準檔次調整爲人民幣2,200元/月、2,000元/月、1,800元/月;廣西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資標準分爲三類,分別是人民幣2,200元、2,040元和1,870元,並自7月1日實施;福建省自4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後保留四個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爲人民幣2,265元、2,195元、2,045元、1,895元,平均值爲2,100元。各檔平均值年均增幅4.03%。

另據《最低工資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第一財經此前根據大陸人社部在4月公佈各省最低工資統計中梳理,大陸31個省中,有4個省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爲四檔,有18個省最低工資標準分爲三檔,有4個省份最低工資標準分爲兩檔,其餘5省最低工資標準只有一檔。

儘管大陸官方稱調整最低工資是要嘉惠民衆,有民衆持正面看待,也有民衆認爲調整幅度太低,工資調漲的幅度跟不上消費。

有分析認爲,最低工資標準看似與大部分勞動者實際收入關聯不大,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有利於分配結構的調整,對勞動者的利益有實質性的影響。隨着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與之掛鉤的勞動者其他待遇水平也會產生相應變動。比如,企業在計算員工加班費、社保繳納基數等方面,會參照最低工資標準予以提高。

北京9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將上調至人民幣2,540元。(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