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對臺聚甲醛反傾銷稅 最高32.6%
大陸商務部公告,對臺灣進口聚甲醛開徵反傾銷稅5年,最高稅率32.6%。(中新社)
大陸商務部18日公告,針對原產於美國、歐盟、臺灣、日本的進口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已結束,裁決上述國家對大陸的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宣佈從19日起開徵反傾銷稅5年,對臺企業最高稅率達到32.6%。由於啓動開徵日期正值520前夕,也被專家認爲,時間點上有意選在賴清德總統上任滿1週年之際。惟業者認爲,這樣的稅率,對臺灣石化業者反而較有利。
據大陸商務部公告,去年5月19日宣佈對原產於美國、歐盟、臺灣、日本所進口的聚甲醛進行反傾銷調查,18日調查結束,大陸商務部表示,根據《反傾銷條例》第38條規定,以及商務部建議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從19日起,對原產於美國、歐盟、臺灣、日本進口的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5年。
對臺具體稅率,大陸商務部說明,包含臺灣寶理塑膠課徵3.8%、臺塑4.0%,其他臺灣公司則課徵32.6%,調查期內未向大陸出口聚甲醛的新出口經營者,可向調查機關書面申請新出口商複審。
對比臺灣的課徵反傾銷稅率,大陸商務部向美國企業課徵74.9%,對歐盟公司課徵34.5%,對日企則課徵24.5%到35.5%不等。
石化業者指出,臺灣一般被課32.6%的稅率,臺塑和臺灣寶理塑膠分別享有4%和3.8%的較低稅率,對臺商反而較有利。
經濟部表示,大陸於2004年5月底開始對自臺灣進口聚甲醛展開反傾銷調查時,即鼓勵臺商積極應訴、補助業者聘僱律師,維護自身權益。另爲協助業者分散市場,依石化業者需求,採取異業結盟模式,透過邀請海外買主來臺採購洽談、加強數位行銷等作法,協助臺商爭取海外商機。
2024年聚甲醛出口至大陸的金額尚有8600萬美元,佔我該類產品出口全球比重71.1%,在政府及業者近1年努力下,今年前4月出口至大陸的金額已較去年同期下降25.5%,約2013萬美元,出口佔比亦減少至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