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在即 多環節推進助安全上路

陸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在即如何安全上路。圖爲青島膠州市少海瀾山社區引導電動自行車停進集中充電點。(新華社)

大陸央視25日報導,距離9月1日中國大陸新版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實施,僅有1個多月,但標準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安全上路,需要多個環節同步推進。

近日,大陸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 加快新產品供應的意見》。從生產端、流通端、消費端、管理端、服務端推動新國標落地實施,加快優質電動自行車產品市場供給。

目前《意見》從嚴格電動自行車生產管理、認證管理、銷售監督、登記管理、老舊車輛更新換代、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建設等七方面做出部署,推動電動自行車全產業鏈各環節按照新標準要求調整和適配,加快形成適應新標準要求的產業生態和監管模式。

大陸工業和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指出,企業需要按照新的標準進行研發,進行車型的設計,還有配套的原材料、零組件也需要做些調整,由指定的機構要按照新標準的要求,設計新的檢測認證流程、購置設備、申請CMA的資質,登記上牌環節也需要規範性辦理登記,跟新標準同步實施的合理安排。

新華社報導,電動自行車隱患治理仍需加力推進,大陸商務部數據顯示,大陸31個省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全部開展實際置換。1至6月,全國以舊換新方式銷售電動自行車月均環比增長113.5%。

有序的停放和充電是電動自行車安全使用的重要一環。目前,大陸住宅社區已建成投用充電埠3900餘萬個,住宅社區總體配建比約爲20%。

老舊車輛安全隱患不容忽視。據悉,各省分已掌握老舊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底數,其中山東、河南、江蘇、四川保有量超過3000萬輛。

「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電動自行車老舊鋰電池報廢回收體系建設。」何亞瓊表示,今年已將老舊鋰電池健康評估和報廢回收作爲重點指標之一,納入對各省分安全生產考覈巡查。

此次印發的意見明確,加強電動自行車火災及亡人交通事故全鏈條溯源調查工作,對於調查過程中發現的產品品質問題,依法依規嚴肅查處等。

此外,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實施電動自行車企業「白名單」制度,引導企業規範生產、規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