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持續拋售美債 降至16年新低

大陸央行在持續買進黃金的同時也不斷在拋售美債。路透

大陸央行在持續買進黃金的同時也不斷在拋售美債。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七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大陸當月減持二五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目前持有量已降至七三○七億美元,來到二○○九年以來新低。比起二○一三年十一月一點三一七兆美元的歷史高點,已大減近四成五。

上海第一財經指出,中國大陸近年減持美債,持有量於二○二二年四月跌破一兆美元后,二○二二年、二○二三年、二○二四年分別減持一七三二億美元、五○八億美元、五七三億美元。今年以來,每月略有增減,但累計已減持二八三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七月美國公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均選擇增持。當月日本持有的美債爲一點一五一兆美元,英國持有八九九三億美元。臺灣持有規模約二九九八億美元,排名第十一,較六月增加十七億美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以來,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恐慌,且美國財政狀況也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擔憂,美債尤其是長債存在被拋售的現象,同時歐洲長債被拋售也對美債市場有所波及。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江振龍指出,中國減持美債的主因可總結爲:川普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和擴大支出,以及聯準會獨立性受質疑使美元信用嚴重受損。

與此同時,大陸央行則是持續增持黃金,即便黃金價格不斷走高仍連續十個月增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佈的數據,截至八月底,大陸黃金儲備達到七四○二萬盎司,較七月底又增加六萬盎司。

溫彬表示,在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及聯準會降息預期下,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各國央行普遍加大購金力度。爲追求外匯資產最大收益,中國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符合市場化配置原則。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渺則對中國經營報表示,黃金作爲非主權信用儲備資產,不受單邊制裁影響,能夠有效對衝美元等單一貨幣風險。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美元信用繼續弱化的背景下,黃金作爲戰略儲備的配置價值不斷提升。

董希渺說,黃金還具有高流動性特質,大陸央行連續增持黃金,除有助於進一步優化中國外匯存底結構,也有助於增強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