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長期國債資金 加碼納3領域

熱門話題

大陸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近期表示,大陸國家發改委今年將進一步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大支持力度,並將電子資訊、安全生產、農業設施等3領域納入支持範圍。

劉德春在記者會上稱,爲豐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手段,放大撬動效應,構建大規模設備更新長效機制,進一步支持全社會設備更新,將聚焦3面向,包括擴圍提標、加力貼息、深挖潛力與優化流程。

劉德春指出,「擴圍」方面,將電子資訊、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3個領域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範圍;在大陸國三排放標準基礎上,支持國四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在農機報廢更新補貼中,增加水稻插秧機、田間作業檢測終端等6個農機種類。

「提標」方面,提高新能源城市公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平均每輛車補貼額由6萬元(人民幣,下同)提高至8萬元;提高採棉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單臺最高補貼額增加2萬元。

此外,劉德春稱,對符合條件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相關的銀行貸款本金,在中央財政貼息1.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進行額外貼息,進一步放大資金撬動效應,切實降低經營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設備更新的融資成本。着力完善貸款貼息專案申報、要件審覈、清單推送、資金髮放等全鏈條實施機制。

劉德春還說,對於支持的設備更新專案,繼續採取「地方審覈、國家覆核」的方式進行篩選把關,簡化申報審批流程,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在支持重大項目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以工業園區、產業集羣爲載體,整體部署並規模化實施設備更新,更好地激發園區和中小企業積極性。

劉德春也稱,對標技術、能耗、排放、安全等標準,根據產業結構調整、設備淘汰等指導目錄組織各地深入開展存量設備評估診斷,分領域分行業明確設備更新目標任務,加強專案常態化儲備。堅持激勵和約束並重,依法依規淘汰落後低效設備,推動存量設備應換盡換,更好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不斷提高先進產能比重。(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