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集團上市後持續破發,經營挑戰引關注
5月16日,歷經四年五次遞表的綠茶集團(06831.HK)終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但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開盤價7.19 港元/股,收盤價爲6.29港元 /股,較發行價大跌12.52%,總市值約42.36億港元。
截至5月20日收盤,股價報6.28港元,較昨日收盤價下跌0.11港元,跌幅1.72%,總市值爲42.29億港元,仍處於破發狀態。
作爲中式休閒餐飲的 “初代網紅”,綠茶集團自創立以來,憑藉融合菜系和特色裝修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招股書顯示,2022-2024 年,其營收分別爲23.75億元、35.89億元、38.38億元;淨利潤分別約爲0.17億元、2.96億元、3.5億元。然而,看似增長的業績背後,卻隱藏着諸多經營隱憂。
近年來,綠茶集團的多項核心經營指標出現下滑。人均消費從2022 年的62.9元降至2023年的61.8元,2024年進一步降至56.2元。翻檯率方面,2022 - 2024年分別爲2.81次 / 日、3.3次/日、3.00 次 /日,未達創始人王勤鬆此前所說的4次/日的下限。2024 年,同店銷售額增長率更是從 2023 年的26.2%下跌至-10.3% 。
綠茶集團在招股書中解釋,主要由於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減少外出用餐支出及次數,傾向選擇更實惠菜餚、減少點菜量。此外,隨着門店數量從2022年底的276家擴張至2024年底的465家,單店銷售額從 2023 年的1151.9萬元降至2024年的1033萬元,顯示出擴張帶來的邊際效益遞減。
值得注意的是,綠茶集團還多次陷入食品安全爭議。2021年12 月,廣東門店製售的綠茶蔥香烤雞被檢出大腸埃希氏菌不符合標準;2023年11月,杭州上城分公司的大青椒噻蟲胺檢測值高於標準值;2024年3月,杭州門店因 “佛跳牆” 使用預製菜未標註引發熱議,後下架預製菜菜品。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5月19日,針對綠茶餐廳的投訴超300條,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服務態度等問題。
此次上市,綠茶集團計劃募資用於餐廳網絡擴張等。公司規劃在2025 - 2027年分別開設150 家、200 家、213 家新餐廳。然而,在當前業績指標下滑、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破發的壓力下,綠茶集團如何提升單店盈利能力、改善消費者體驗、重建市場信心,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爲擺在面前的嚴峻挑戰。
產經新聞熱線電話:0531-851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