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製衣樓下洗腎! 廣州「尿毒症工廠」讓病友自食其力賺透析費

▲廣州一間製衣工廠結合洗腎病友,讓他們自食其力賺取透析費用。(圖/翻攝新京報,下同)

文/香港01

廣州一間由退休醫務人員創辦的民營血液透析中心兼服裝工廠,爲尿毒症病人提供就業與治療機會,讓病人「以工養醫」。病人每天在服裝廠掙得工資用來支付透析費,透析結束後再回到生產線工作,在縫紉機與透析機之間切換身份,重拾生計與尊嚴。

《新京報》報導,這間被外界稱爲「尿毒症工廠」的場所,樓下是設有50臺透析機、可供200人分早中晚輪班透析的透析室,樓上則是日產量最高達2000件服飾的服裝廠。目前有58名尿毒症病人在此工作,年齡從18歲到60多歲不等。

據中國腎臟疾病數據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底,中國尿毒症患者超過200萬人,每年新增約2萬人,許多病人面臨就業、醫療及經濟困境。廣州還有多間類似的民營透析中心,提供餐飲、手工及醫療耗材組裝等不同類型的工作,爲患者開闢「以工養醫」的生存路徑。

工廠員工張順(化名)今年43歲,月均工資約4500元(人民幣,下同),是廠內最高薪者。除去透析費、藥費和生活費,他將結餘的一千多元用於注射每針238元的營養針,「打完有力氣繼續掙錢」。他說,患病後積蓄、工作和婚姻全失,一度滯留江西老家坐吃山空,最終來到廣州這間工廠。

服裝廠廠長賀軍(化名)2017年自醫院退休,2022年創辦血液透析中心。他坦言,「我開廠的目的很簡單,通過幫助他們,增加病人數量,收一名病人兼工人,毛利潤在2000元左右。」

不過,這類兼營民營透析中心與工廠的模式處於法規灰色地帶,有地方已被要求停發福利並整改。張順回憶主管對他們說過的話,「讓咱們病人過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他還直言,「什麼規則,沒有規則,規則就是活下去。」工廠經營不順時,他還借給賀軍數萬元維持運轉,因爲希望「在這裡幹一輩子」。

賀軍則期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例如提供一棟廉租房作爲病人宿舍,讓這羣特殊工人有更穩定的生活環境。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