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爪畸形」讓他不敢想有孩子 北醫靠三代試管阻遺傳 女嬰十指健全

李先生一家今獻上花束,感謝北醫附醫團隊的協助。右起依序爲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護理長範欣怡、北醫附醫婦產部生殖醫學科技術長徐乙玄、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啓煌(中)與李先生夫婦。記者陳雨鑫/攝影

李先生出生時手指僅有三指,被父母棄養,更因身體殘缺長期自卑。他被領養至美國,多年後來臺旅遊遇見太太,決定共組家庭,但他擔心自身罕病會遺傳給下一代,在尋求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協助後,團隊找出未帶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後一次就成功受孕。如今女兒滿兩個月,健康可愛的模樣讓李先生笑容滿面,也讓他拋開多年自卑。

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啓煌指出,李先生出生便罹患罕見遺傳疾病「EEC綜合症」,典型症狀包含外胚層發育不良、肢端畸形及脣齶裂,所以他手指僅剩三指,即臨牀所稱的「龍蝦爪畸形」。李先生遭生父母棄養,幸運的是,他後來被國際知名的小兒血液腫瘤專家梅傑斯(James S. Miser)收養,並帶往美國生活。

除了手部畸形,EEC綜合症也使李先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毛髮稀疏、脣齶裂及泌尿道異常等問題,如腎臟發育不良、輸尿管異常等。今年34歲的他已接受超過50次手術。

李先生的太太Liz是哥倫比亞人,她說15年前來臺後,便決定在此定居。李先生12年前來臺,兩人在異鄉相遇並相戀,3年前步入婚姻後開始討論生育。李先生有罕病風險,養父建議他們向北醫附醫團隊尋求人工生殖協助,希望藉由技術避免遺傳給下一代,於是開啓了試管療程。

陳啓煌說,過去鑑定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突變點需檢測兩代人,但李先生被棄養,無法取得上一代基因,使這次人工生殖從一開始就是挑戰。團隊經多次確認,終於找出致病基因爲TP63的新生突變,屬自體顯性遺傳,推估發生機率僅十萬分之一。

找到致病基因後,下一步是針對胚胎進行PGT-M篩檢。Liz今年37歲,共取出29顆卵子併成功受精,但經檢測後,29顆胚胎中僅6顆未帶突變基因,其中只有2顆完全正常,也意味着僅有兩次受孕機會。所幸第一次植入便成功懷孕,產檢時看到寶寶十根手指頭清晰可見,全場激動歡呼,夫妻倆更是感動落淚。

Liz說,她從交往開始就知道先生有遺傳疾病,但從不在意,兩人相處愉快,也一直期待擁有孩子。然而先生曾因外貌遭霸凌,長期揹負社會眼光,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因此堅決選擇人工生殖。如今看到女兒健康出生,她覺得一切努力都非常值得。

陳啓煌表示,EEC屬單基因突變,遺傳機率高,而且產檢並非總能檢查出問題;唯有在胚胎階段做基因篩檢,才能避免罕病再度發生。以這對夫妻的女兒爲例,她已完全不帶TP63新生突變基因,未來即便自然生育,也不會再傳遺這項疾病。

他強調,此案例證明,即使在「新生突變、無家族史」的情況下,仍可透過第三代試管技術(PGT-M)成功阻斷超過6000種單基因遺傳疾病的傳遞,包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地中海貧血、血友病等常見罕病,透過試管療程中的基因檢測與胚胎篩選,有機會大幅降低遺傳風險。

34歲的李先生(右)罹患「EEC綜合症」,手部畸形僅有三指,而她的女兒(左)接受第三代試管技術後,擺脫TP63基因,不再爲EEC綜合症所苦,也不會再遺傳給下一代。記者陳雨鑫/攝影

李先生(右)與太太Liz(左)感謝北醫附醫團隊,讓自己的女兒沒有遺傳到EEC綜合症。記者陳雨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