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集團境外債務重組黎明前 76.4%債權人加入整體CSA
觀點網 一場長達2年半的拉鋸戰即將走到尾聲。
2月12日尾盤階段,房地產板塊直線拉昇,收漲3.19%。伴隨而來的,還有龍光集團債務重組基本取得成功的好消息。
當晚,龍光集團發佈公告稱,約76.4%的同意債權人已加入整體CSA。這些債權人持有公司境外債務本金總額中的62.07億美元,包括現有票據、股本掛鉤證券(ELS)、現有貸款以及結構性融資及擔保債務。
根據香港法律,重組方案需獲得75%以上債權人支持同意,法院纔會批准生效,這就說明龍光集團境外債務重組已經符合進入法庭流程的要求,如今只需靜待判決。
然而,雖說半隻腳已踏出清盤“閘門”,可眼下等待龍光集團的遠不止這一關。
方案的改變
從重組方案的調整中,或許市場早已瞧出端倪。
龍光集團首次對外公佈境外債務重組方案是在2024年1月12日。
彼時,在境外重組方案中,龍光集團共爲債權人提供了四個選項,包括現金支付、優先票據及強制可轉債、強制可轉債和普通票據及強制可轉債,讓各債權人按其偏好及需求作出選擇。
與此同時,龍光集團大股東也對外宣佈,將以最大的誠意支持公司發展及債務重組,承諾將其股東借款的4億美元參與本次重組減債方案,剩餘大股東借款轉爲第9年和第10年到期的新票據。
截至公告日,龍光集團境外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約爲80.38億美元,其中整體重組方案涉及的境外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約爲75.62億美元。
當時,這份重組方案雖說拉鋸也長達了一年,但後期總體也算順利。
截止2024年3月26日,重組方案就已獲得超過77.8%票據持有人的支持,到了7月11日該比例則上升至92%,已完全滿足75%“分數線”的要求。
按道理來說,重組方案過了分數線,龍光集團境外債務重組就可以進入法庭流程,得到法院批准。可龍光集團並沒有繼續推進流程,反而將債權人支持協議截止日期多次延期,從一開始的9月30日延長至12月19日。
而龍光集團多達四次的延期,是爲了再次修改重組方案。
2025年的1月6日,龍光集團發佈了最新重組方案,同樣還是給到債權人四個選項。
選項一爲現金支付。每100美元的境外債務本金額將兌換15美元現金(已免除所有應計利息),根據該選項兌換的境外債務本金額上限應爲7.87億美元。
選項二爲短期票據與強制可轉債的組合。境外債權人可根據此選項,就每100美元的境外債務本金額(已免除所有應計利息),兌換本金額相當於40美元的短期票據(“短期票據”)及本金額相當於4美元的強制可轉債組合。
選項三爲強制可轉債。每100美元的境外債務本金額(已免除所有應計利息)將轉換爲強制可轉債。
選項四爲長期票據。每100美元的境外債務本金額(已免除所有應計利息)將兌換爲100美元的長期票據,自第6年開始攤銷本金,利率爲1%,首五年利息以現金或實物支付。
與第一次的重組方案對比,方式並未發生太大改變,只是“錢少了”。
具體來看,選項一中,龍光集團將原本可兌換的境外債務本金額上限從12.67億美元降至7.87億美元;
選項二中,原本的強制可轉債與優先票據的組合(60美元的強制可轉債+40美元的優先票據)更改成了短期票據與強制可轉債的組合(40美元的短期票據+4美元的強制可轉債),利率也從首兩年利率1.25%,後四年利率3.75%統一爲2.0%;
選項三中,強制可轉債期限從1年延長至2年,轉股價從6港元/股減少至4.25港元/股,上限31.5億美元也降低至8億美元;
選項三是足額兌換強制可轉債,轉股價爲6港元/股,可轉債的期限爲2年,該項上限爲31.5億美元。而初始方案中的期限爲1年,轉股價爲4.25港元/股,上限爲8億美元;
而選項四中原本所兌換的是九年期票據,第1-4年利率3.75%,第5-9年利率爲4%,首四年涉及實物支付,第五年纔開始全額現金付息。
總的來說,第二次重組方案的削債力度更大,比例從40%-45%提升至70%, 但同時新增“同意費”機制,加速協議簽署。
築底修復
即便重組計劃達成,這並非債務處置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
目前,儘管該重組方案已獲得76.4%債權人的支持,但剩餘23.6%的談判仍存變數,且龍光集團如今的財務狀況並不明朗。
截至2024年6月30日,龍光集團總資產爲2264.88億元,其中流動資產爲1716.19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爲65.77億元。負債總額爲1959.75億元,流動負債總額1593.97億元。資產負債率爲86.53%。
在此背景下,就要看剩餘債權人是想“見好就收”,還是“以時間換空間”謀發展。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債權人選擇後三者可能性更大。“儘管到手的錢少了,但投資者對於發行人主動管理負債的行爲較爲支持。”因爲相比於最後違約或進入破產程序,提前調整償債安排可以避免企業經營進一步惡化。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表達了相同觀點。他認爲,一線城市已經趨穩,三四線城市跌幅在明顯收窄,市場底部越來越清晰,這時候對於債務人來說,選擇與企業共渡難關、等待市場和企業價值的修復,或許是最優的選擇。
儘管進入2023年以來,龍光集團在公開的土地拍賣市場上未再出現過,但此前其採取的激進策略和高溢價購地行爲,還是爲集團累積了一定的家底。
截至2024年上半年,龍光集團總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爲2412.16萬平方米,超過70%位於大灣區。
然而,就目前龍光集團的財務情況來看,其現有的現金流已難以支撐其通過銷售實現資金回籠。
據最新財報數據,2024年上半年,龍光集團新開工項目面積約爲27萬平方米,竣工項目面積228萬平方米,發展中項目面積爲887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了9萬平方米,111萬平方米以及999萬平方米。
安居客APP顯示,目前龍光集團在售的住宅項目大多位於汕頭。如熙海岸花園、龍光和璟陽光雅園、龍光天境海岸花園、龍光龍騰水岸花園、龍光逸景陽光嘉府以及南澳的譽海岸雅園,這些項目大多是2019年-2021入市的。
而在深圳地區,仍在銷售的僅有光明區的龍光·玖瑞府、坪山區的龍光玖譽雅筑以及龍光春城玖榕府。前兩個項目是2021年開盤,最後一個項目是2023年開盤。
比起銷售回籠資金,變賣物業資產回血速度更快。
自2022年8月7日,龍光集團發佈公告暫停5筆總額接近17億美元的境外債後,其便開始了出售資產自救。
2022年9月,龍光集團以19.024億元出售廣西龍光貴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40%的股權;10月,出售廣州西派雲峰項目51%股權。
在隨後,龍光集團也相繼轉讓多家公司股權予合裕實業,其中包括龍光物業、龍光實業、龍光裝修管理、龍甄物業和龍尊物業。此外還將汕頭市東海岸新城新津片區在建項目以10.24億總價出售給中海宏洋。
2024年7月,中信信託申請強制執行拍賣龍光控股位於深圳南山區(評估價63.48億元,起拍價42.15億元)和潮州市湘橋區(評估價3.9億元,起拍價2.19億元)的兩處資產,合計起拍價超44億元。
出售的資產在鉅額的債務面前,還是小巫見大巫。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龍光集團能否順利完成境外重組,除了自身努力外,更多還得看市場。
截至2025年2月13日收盤,龍高集團報0.99港元/股,跌幅3.88%,總市值56.29億港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
本文源自: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