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劉紀鵬等共議財富管理轉型下的資本市場新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欣 北京報道

近日,2025“智能財富管理論壇”(春季)研討會——暨首屆“金鼎杯”買方投顧資產配置大賽啓動儀式在京召開。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原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等學界與業界代表,圍繞“定義財富新時代”主題,就財富管理行業轉型與資本市場發展新機遇展開深入研討。

劉元春在論壇上對當前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2025年是複雜與希望交織的一年,全球經濟格局因大國博弈,尤其是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而面臨深刻調整,資產收益結構也隨之發生劇烈變化。在此背景下,隨着政策工具創新的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正逐步築底並開啓新一輪再估值進程。當前,政府對於超常規實施宏觀經濟政策、全面加大逆週期調整的決心前所未有,這爲再估值提供了更好的宏觀環境,而DeepSeek帶來的再估值進程的觸發機制,則是中國過去二十多年來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與科創金融整體佈局的體系性效應的體現,是科創在新型舉國體制下走出一條新路的產物。

“中國敘事的上揚與美國敘事的下走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也直接關係着中國再估值推進的未來路徑。”劉元春進一步表示,從全球資本佈局的變化來看,中美髮展週期的錯位愈發明顯。國際投資者正從美國科技股撤離,轉而積極佈局中國概念股,這一轉變彰顯出國際市場對中國市場的強烈信心。他認爲,在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持下,市場結構的調整與秩序的整頓將推動產業升級與財富管理的協同發展。面對中美衝突與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中國估值的持續發展需要在大國博弈中進一步發揮智慧,實施相應戰略。

劉紀鵬圍繞《從融資型市場向投資型市場轉型——兼談財富管理與買方投顧發展》展開主旨演講。“金融不僅是服務業,更是財富管理時代的重要產業領域,是爲人民創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途徑。”他認爲,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處於轉型期,股票市場極可能已經走出了低迷時期,資本市場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賦予國家競爭力主陣地、經濟支撐平臺以及國家引擎的定位,其財富管理功能亟待深入挖掘,資本市場已正式邁入財富管理新時代。

劉紀鵬稱,當前是充滿風險與機遇的時代,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中國經濟面臨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和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尤爲重要。但長期以來,資本市場存在偏向融資方的傾向,如大股東減持、第二類限制性股票等問題突出。公司治理中“一股獨大”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監管部門在改革推進過程中存在的與國際規範不一致的制度設計,都亟待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劉紀鵬給出了兩大解決方案:一是推進價值理念革新,在財富管理層面,需加速從傳統賣方向買方投顧模式的轉型,牢固樹立投資者至上理念,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同時,資本市場要從單一融資型向投資型或融資投資並重模式進行轉型。二是促進多元協同發展,具體而言,要強化券商、保險、基金投資之間的組合協同,積極與互聯網、AI 等前沿技術展開深度合作,深入融入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推動行業從以產品爲中心向以客戶爲中心全面轉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何興達強調,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關係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背景下,買方投顧成爲財富管理行業轉型新質生產力。因此,以定義財富新時代爲主題啓動的買方投顧配置大賽,對改善投資者資本回報、促進基金投顧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