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新路徑!看中瑞如何聯合培養全球服務業的“搶手人才”?

留學新路徑!看中瑞如何聯合培養全球服務業的“搶手人才”?

當全球教育一體化浪潮奔涌,留學不再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是當代青年拓寬視野、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路徑。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 80萬,較上一年增長5%,持續呈現“理性留學”“能力提升”的新趨勢。

在這一背景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敏銳捕捉行業脈搏,將國際化辦學作爲核心發展戰略,在十一年探索中構建起獨具特色的聯合培養體系,成爲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的“蓄水池”。

中瑞依託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外語教育優勢,建校伊始便確立了“專注酒店及泛服務業管理人才培養" 的辦學定位,率先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英國薩里大學等世界頂尖院校建立聯繫,開啓了中國酒店管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探索之路。

早期的國際化辦學以課程引進和師資互派爲主,學院將瑞士的“洛桑模式”與中國本土教育相結合,推出雙語教學實驗班,邀請海外教授來華授課,同時選派教師赴海外院校進修。

隨着2010年首批“2+2”雙學位項目啓動,中瑞正式構建起分段式聯合培養體系:學生前兩年在中瑞完成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課程,後兩年赴海外合作院校學習核心專業課程,成績合格者可同時獲得中外雙方學位。這一模式迅速得到行業認可。

此後的十一年間,該校的國際合作網絡不斷拓展,與美國康奈爾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日本帝京科學大學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所院校建立合作關係。

這樣的國際合作網絡,使得中瑞從最初的單一酒店管理專業,逐步拓展至金融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泛服務業相關專業,每個聯合培養項目都深度對接行業需求。

在衆多國際合作中,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中日聯合培養項目尤爲引人注目。其合作伙伴日本帝京科學大學成立於1990 年,下設的醫療科學部在介護保險、康復治療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享譽日本,與東京都內100餘家高端養老社區、康復醫院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培養體系。

其辦學理念 “培養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福祉人才”,與中瑞學院“服務中國銀髮經濟”的戰略高度契合。

爲此,雙方聯合推出的“2.5+2”雙學位項目,創造性構建“語言浸潤+專業嫁接+文化適配”培養模式。要求學生在前兩年半的時間內夯實服務業管理、養老模式概覽等理論基礎,並強化日語學習,開設“福祉專業日本語”等特色課程;而後兩年經日語能力測試與面試選拔,赴日研修醫療福祉、介護技術等實操課程,並進入日本資深康養機構實踐。

其課程體系凸顯“中日融合”特色:既涵蓋適老化設計、“互聯網+健康管理”等前沿學科,也植入管家服務、賓客體驗管理等中瑞傳統優勢課目,培養既懂健康管理技術、又具備高端服務業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這種聚焦國際化與實踐性的培養模式,恰恰精準匹配了“銀髮經濟”崛起下的人才需求。

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預測,中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將在2030年突破16萬億元,未來5-10年,大約需要1000萬健康服務產業人才,而專業健康管理師的需求將超過200萬人。

中日聯合班畢業生可憑藉雙文化背景、雙專業認證的優勢,成爲國際康養機構爭相吸納的人才。其就業去向覆蓋日本高端養老地產、跨國健康管理集團、國內衛生行政部門等多層次平臺。

更有部分學生依託日本完善的介護福祉師認證體系,直接留日從事健康產業戰略管理工作,實現了“學業—就業—職業發展”的跨國貫通。

目前,首屆參與此項目的9名學生赴日學習社會福祉課程,憑藉不懈努力順利完成介護初任者研修和醫療福祉機構實習,並於近期圓滿參加帝京科學大學畢業典禮,其中5人已成功考研,將繼續深造。

這一成績印證了聯合培養對就業競爭力的顯著提升:當大多數健康管理專業學生仍在國內賽道競爭時,中瑞學子已憑藉海外實習經歷和國際化課程訓練,躋身稀缺型人才行列。

在留學潮火熱的當下,中瑞的聯合培養模式提供了一種值得借鑑的範式:它既不是簡單的“海外分校”,也不是課程的機械疊加,而是從行業需求出發,將國際教育資源轉化爲切實的職業能力提升。

而無論是酒店管理專業的“洛桑模式中國化”,還是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中日福祉融合”,其核心都離不開培養適應中國產業升級的國際化人才。

因此,北二外中瑞酒店管理學院的聯合培養項目,值得每一位想要出國留學學子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