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涕比咽痛更可能是流感?AI模型給出流感樣病例新定義
爲了更好監測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和暴發風險,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流感樣病例監測報告體系。然而,關於哪些臨牀表現最能有效預測流感,還未形成國際共識,與此同時,利用中國人羣的大規模數據評估流感樣病例定義在流感監測中表現,尚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
一篇發表在最新一期中疾控週刊上、題爲“基於臨牀表現開發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流感——中國重慶市2022 - 2023 年”( Develop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Based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o Predict Influenza — Chongqing Municipality, China, 2022–2023)的研究文章,旨在填補上述研究缺口。
該研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根據重慶市三家大型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間,200135 名患者數據,開發出用於流感預測的機器學習模型,並基於最優模型引入了新的流感樣病例(ILI)定義。在此基礎上,研究進一步評估了現有國內外主流流感樣病例定義對疾病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最終給出定義更新建議。
流感樣病例指發熱患者具有流感樣臨牀表現的一組疾病,而不是一種具體疾病名稱。在中疾控每週更新的流感監測週報中,會將南、北方省份流感樣病例佔門急診病例總數百分比,作爲流感流行程度評估的重要依據。
根據中疾控現有定義,流感樣病例爲發熱(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
這與國際上對流感樣病例的定義有所異同。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流感樣病例的定義是: 過去 10 天內出現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體溫測量值 ≥ 38 ℃並伴有咳嗽。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流感樣病例定義則爲體溫≥100℉(37.8℃),伴有咳嗽或咽痛。
而根據前述研究給出了定義更新建議:將“流涕”替換“咽痛”,並略微下調體溫閾值。新的流感樣病例定義——體溫 ≥ 37.9°C並伴有咳嗽或流涕。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根據研究期間去往前述三家醫院急診科或發熱門診就診的所有患者(存在一定排除項)電子病歷,提取了27個症狀和體徵變量,包括體溫、乏力、寒意、頭疼,咳嗽、咽痛、流涕、呼吸困難、鼻塞等,再利用預訓練AI大語言模型——CongRong,構建了一個包含200135個病例的綜合數據庫。之後,研究人員採用XGBOOST算法,根據流行病學特徵及前述相關變量對全年齡組和3個年齡亞組(0-14歲 、 15-64歲和≥65歲)分別建立4個預測模型。再使用測試數據集對生成的16候選模型進行評估。最後根據評估結果,遴選出最優的流感樣病例預測模型。
該研究認爲針對全人羣最優的流感樣病例預測模型應該包括疾病流行病學特徵、重要症狀和體徵以及全人羣年齡等指標。其中,發熱、咳嗽和流涕可能是流感監測中最重要的指標。
該研究給出的流感樣病例新定義正是基於前述最優預測模型中與流感顯著相關的症狀和體徵。
“這一新定義在診斷流感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優於現有的,WHO、中疾控和美國疾控中心給出的定義。”研究稱。
研究認爲,流感對公衆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基於臨牀表現的早期識別對於流感的最佳治療效果和預後至關重要。而疾病的早發現和早干預有賴於流感監測體系的完善。研究中的最新發現爲流感預測提供了基於實證的臨牀特徵描述,也爲優化流感樣病例(ILI)定義以提升監測效能和早期識別能力提供了科學依據。在流感流行季節,臨牀醫生在診斷流感時應優先考慮體溫、咳嗽和流涕這些主要臨牀指標。
不過,既然流感樣病例是一組具有相似臨牀表現和不同病原體感染的疾病,不同流感樣疾病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症狀差異,可以用於輔助診斷?
一項2022年發表在《中國臨牀新醫學》上,題爲“流感樣病例流行病學與診斷”的研究文章認爲,症狀對於診斷和鑑別診斷流感樣病例病原體有一定的提示意義。
該研究稱,比如,咳嗽多見於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偏肺病毒感染,頭痛和結膜炎多見於流感病毒感染,流涕主要見於鼻病毒感染,呼吸困難多見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困難伴有咳嗽僅見於5歲以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沒有呼吸困難提示流感病毒感染,沒有頭痛提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偏肺病毒感染。體溫≥37.8℃、咽痛、肌痛和腹瀉提示流感診斷。流感流行季節,流感樣表現的患者體溫≥37.8℃加上頭痛、肌痛、咽痛和咳嗽中的兩種或以上症狀者,診斷流感的準確率達到77%。
此外,從疾病預防的角度來看,另有一篇近日發表在Vaccine上的研究,對意大利兒童在前兩個流感流行季(2022-2023,2023-2024)接種流感疫苗的真實世界保護效果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流感疫苗在預防流感和流感樣疾病中均具有中等保護效果。
爲更好監測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情況,除了要加強流感樣病例報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對流感樣病例的病原學監測,以更好掌握不同流感樣疾病的流行情況。對於個體而言,通過病原學檢測來確定病因,也是後續明確治療方案時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