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有異物感 可能咽喉胃酸逆流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耳鼻喉科醫師鄭宮百表示,喉頭異物感的成因很多,多與口腔、鼻腔、喉部、氣管、食道等鄰近構造相關。其中,咽喉胃酸逆流是一種逐漸受關注的疾病。(鄭宮百提供)
門診中常有患者訴說喉頭有異物感,形容喉嚨彷彿卡着東西,清喉嚨也無法緩解,也伴隨咳嗽、白痰與喉嚨敏感等症狀,擔心是否罹患食道癌等嚴重疾病。醫師提醒,可能是咽喉胃酸逆流作祟,民衆可透過問卷量表自我檢測。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耳鼻喉科醫師鄭宮百表示,喉頭異物感的成因很多,多與口腔、鼻腔、喉部、氣管、食道等鄰近構造相關,其中,咽喉胃酸逆流是一種逐漸受關注的疾病。
不同於胃食道逆流,咽喉胃酸逆流不一定有明顯的胃酸溢流或火燒心感,但因喉部較爲脆弱,輕度逆流就有可能導致傷害,可透過咽喉內視鏡觀察聲帶及喉部組織的發炎腫脹情形。研究顯示,胃酸逆流患者罹患下嚥癌與口咽癌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3.96倍與3.58倍,長期可能造成聲帶受損。
如何判斷是否罹患咽喉胃酸逆流?可透過問卷自我評估,無症狀爲0分,症狀很嚴重爲5分,1個月內是否有出現以下症狀:聲音沙啞或其他嗓音問題、時常清喉嚨、喉嚨生痰或鼻水倒流、吞嚥藥丸/食物/液體困難、飯後或躺下易咳嗽、呼吸不順或時常嗆到、時常咳嗽、喉部有異物感。各項分數加總若超過13分,可能患有咽喉胃酸逆流。
治療要從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與藥物三管齊下。鄭宮百指出,應避免高油脂、刺激性食物、碳酸飲料、咖啡因、重口味、甜食,也應定時進食,且食量應控制,並避免睡前進食。
藥物方面,可利用中和胃酸藥物,減少胃酸分泌;透過促進腸胃道蠕動藥物,增加胃排空速度、增進賁門收縮力道;利用放鬆咽喉肌肉藥物,降低吞嚥道肌肉緊張,減少胃酸滯積在咽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