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金融野望,京東又拿下一張AMC牌照

文/瑞財經 曾樹佳

京東的金融版圖上,或許又將新增一張牌照。

近日,有消息稱,京東已成功摘牌中信集團轉讓的中信青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青島資管”)66.67%控股權。對此,京東仍未對外迴應。

眼下,個貸和信用卡市場壞賬規模增加,而傳統AMC更擅長企業不良資產處置,但亟待科技賦能。據分析,京東將在未來,主攻個貸不良市場。

中信青島資管,是全國首家市級AMC公司,註冊資本30億元。它成立於2015年9月,隔年,其獲得批量收購處置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資質,成爲首家市級AMC。

早在6月份,中信集團便在全國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該資產,轉讓底價約爲30.14億元,截至2025年7月22日掛牌終止。

股權架構顯示,除了京東從中信手裡接手的66.67%股權之外,中信青島資管的另外33.33%股權,由青島國際投資持有,青島國際投資隸屬於青島國資委。

據披露,截至2024年底,中信青島資管資產總計40.58億元,負債總計3.95億元;2024年度營業收入1.66億元,淨利潤1.01億元。

2025年前5月,該公司營業收入達1.29億元,淨利0.91億元;資產規模40.28億元,總負債3.23億元。

這並非京東首次入局AMC。

幾年前的2019年11月,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的大股東爲北京金融控股集團,而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也在其中持股15%。

若京東此次實現對中信青島資管的控股,那它將在地方AMC的佈局中,形成“一參一控”的格局。

據業內人士分析,據此,京東或許能整合京東白條、供應鏈金融、物流及司法拍賣等資源,形成“放貸-處置-資產盤活”的生態閉環。

今年4月,京東收購了捷信消金,此後,天津金融監管局批覆同意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更名爲天津京東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7月,京東消金在天津經開區舉辦啓幕活動。據介紹,京東消金落地經開區後將投入200人左右的團隊,建設運營中心、數據中心、風控中心和研發中心。

幾番操作下來,作爲科技巨頭的京東,構建“消費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的金融輪廓,已逐漸清晰。

在京東集團的財報裡,提及最多的金融公司爲“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科技”)。

京東科技及其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他金融相關業務。目前,該公司的董事長爲劉強東,法定代表人爲曹鵬。

歷年來,京東科技與集團層面都有資金來往,並幫助京東處理一些不良消費貸。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京東集團向京東科技提供服務及銷售商品,合共25.06億元、16.96億元及17.01億元。

據瑞財經查閱,京東在財報中提及,京東科技按賬面價值,向集團購買逾期超過協議期間的消費信貸應收款項(無追索權),並同意承擔直接與消費信貸相關的其他成本,以吸收風險。

就有關協議而言,過去三年,京東集團出售予京東科技的消費信貸業務的逾期消費信貸應收款項總額,分別爲2.37億元、2.4億元、1.76億元。

此外,京東也將若干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轉讓予京東科技(無追索權)。過去三年,其所轉讓的無追索權的應收款項,分別爲502.82億元、550.28億元、562.02億元。

相關公司: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