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中鏢 營養師推「對症狀補營養」 4類食物別碰
營養師建議,民衆若確診流感後,可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芭樂就是其中之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今年「左流右新」公費疫苗開自10月1日打以來,接種人次比去年同期略增。營養師高敏敏今(15)日表示,民衆除了接種疫苗,也宜從飲食着手強化免疫力,而若不幸確診流感,應多補充含蛋白質、維生素C的食物,並儘量避免吃花生、溫補、辛辣物和炸物,以防症狀加重。
高敏敏在臉書發文指出,流感季一到,往往「一人中鏢,全家共享」,症狀從喉嚨痛、發燒到全身痠痛,成爲整個家庭的惡夢。她提醒,當民衆感冒或流感時,代表身體正處於發炎狀態,應針對症補充營養,讓身體修復力與抵抗力一起升級。
高敏敏建議,民衆若有發燒,在體溫升高、出汗量增加後會導致體內水分與鈉、鉀、鎂等電解質大量流失,應補足水分與電解質,可多喝溫水、電解質飲或椰子水,以維持體液平衡、防止脫水與虛弱。
高敏敏也說,喉嚨痛可能是黏膜發炎,吃太硬或太熱的食物會加劇身體不適,宜選擇軟質、滑順食物,例如優格、地瓜、南瓜與布丁,減少刺激並提供能量與蛋白質,幫助喉嚨組織修復、減輕疼痛感;若感到沒力氣、疲倦,則需補充蛋白質與高營養密度食物,例如鮭魚、豆腐、雞蛋、雞胸肉、毛豆與牛奶,有助於身體合成抗體、恢復體力。
至於全身痠痛者,高敏敏說,民衆可攝取富含維生素C與具抗發炎營養的食材,例如藍莓、奇異果、芭樂與柳丁,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與組織修復,並減緩發炎反應。
高敏敏也提醒,民衆中標感冒或流感後,應儘量避免吃花生、堅果,因油脂高、含過敏原,可能刺激喉嚨導致紅腫;麻油、薑湯則屬溫補食物,會促進血流使發炎情況更明顯;燒烤、炸物因經高溫烹調,會誘發身體免疫反應,增加細胞氧化壓力;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會刺激黏膜,使喉嚨更易刺痛。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流感及新冠公費疫苗開打已過2周,截至今年10月14日,新冠疫苗接種累計已逾56.2萬人次,爲去年同期37.9萬的近1.5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212萬人次,爲去年同期156.9萬的1.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