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Q3房市交易 8年新低

政府對房市「開水龍頭」的效應尚未顯現,六都房市交易量持續走低。根據六都地政局最新公佈的資料,第三季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五點二萬棟,不僅較去年同期衰退三成,更創下近八年以來的同期新低。

展望後市,房仲業者說,第四季邁入房市傳統旺季,但利率高檔、新青安效應遞減,加上買賣雙方價格落差大,成交動能難以放量;若無重大利多,今年移轉量恐較去年減少逾兩成,市場面臨「廿七萬棟保衛戰」。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今年股市一度衝上兩萬六千點,但房市交易並未出現同步熱絡,第三季表現依舊平淡。不過,近月交易量已不再持續破底,顯示市場有築底跡象,加上新青安政策的放寬,對部分區域確實帶來正面效果。他說,年底央行的政策走向將是觀察房市能否回穩的關鍵。

觀察九月數據,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一點六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三成,其中臺北市年減百分之廿一點四,新北市大減百分之卅八點三,桃園市下滑百分之十五點四,臺中市減少百分之廿八點五,臺南市與高雄市分別下滑百分之卅二及卅五。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房市交易與登記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九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八月至九月初的市況,原本就是淡季,加上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交易自然轉淡。

若拉長時間來看,今年一至九月六都交易量僅十五點一八萬棟,年減百分之廿七點九,是一九九九年有紀錄以來的第四低水準,僅高於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

陳金萍說,政策鬆綁有助於緩解資金壓力,但是否能轉化爲實際成交仍待觀察,且市場普遍預期房價仍有下修空間,屋主若能適度調整售價,纔有助於縮小買賣雙方的價格落差,加快成交。

不動產產業者指出,雖然交易量探底,但自住需求穩健存在。若國內經濟環境未出現重大變化,第四季在政策效應逐步發酵下,年底檔期仍有望帶來小幅回升。整體來看,房市正處於「量縮盤整、政策觀望」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