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1成分恐造成發炎 醫警告:兒童常吃平均智商低

醫師蕭捷健指出,想要減重務必戒掉加工食品。 示意圖/ingimage

飯後總是忍不住來一包零食?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一則案例,指出有學員在高碳日捨棄超市便宜甜點餅乾,改吃真奶油做的千層,沒想到卡很久的體重就開始下降。蕭捷健表示「人造素食奶精、棕櫚油等造成的慢性發炎就是這麼厲害」。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提到,想要對抗頑固體重的戰爭,除了熱量赤字,更重要的是身體要從超加工食品造成的慢性發炎中解脫,展現的真實代謝力。

以JAMA Neurology的8年研究爲例,結果顯示只要每天有超過 20% 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UPFs),認知能力衰退速度就比低攝取的對照組快 28%。另外也追蹤 1.4 萬名兒童,發現從 3 歲開始以超加工食品爲主的孩子,到 8 歲時平均智商比同儕降低。

研究作者以最簡單的 4 級加工層級與「80% 1-3級食物、20% 享樂食物」原則,讓大家日常能夠自檢餐盤:

蕭捷健補充,目前科學家已捕捉到三條傷腦路徑,分別爲慢性低度發炎、腸腦軸失衡、微塑膠穿腦現象。建議與其空泛說「少吃零食」,不如改用「一盤菜先看級別」的方法,把第四級降到一天最多一手掌大小,儘量避免過度加工的速食、餅乾等食品。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