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成主力!郭士強用人哲學引熱議
"數據之外"的程帥澎
這位25歲的浙江後衛全場4次出手全部偏出,僅靠罰球拿到2分。但郭士強選擇讓他打滿三節主力時間,甚至超過砍下13分的趙睿。老帥在場邊的舉動給出了答案:程帥澎送出了全場最高的6次助攻,防守端多次完成關鍵搶斷,"他的串聯讓球隊進攻活了",解說員在關鍵時刻感嘆。數據顯示,他每回合持球時中國隊進攻效率提升12%。
後衛線的冰火兩重天
相比程帥澎的隱形貢獻,其他後衛的數據堪稱慘淡:胡明軒7投0中吞下"零蛋",高詩巖5中1,廖三寧8中2,就連核心趙睿也10中3。但老郭的用人邏輯顯然超越了簡單的得分統計:"籃球不是單打遊戲,團隊運轉需要有人當潤滑劑。"正如趙睿賽後所說:"得分不能定義球員價值,程帥澎的穿針引線救了我們。"
爭議背後的戰術深意
當胡明軒在對陣沙特時就出現"零分打主力"的爭議時,郭士強的堅持引發過大量質疑。但昨晚的數據顯示:程帥澎在場時球隊淨勝14分,而他下場休息時段,韓國隊曾打出11-2的反擊高潮。這種"以助攻換進攻"的選擇,既考驗教練的膽識,也暗藏風險——若團隊配合失效,可能陷入得分荒。
輿論場的"雙面鏡"
社交媒體上,支持者認爲這是"真正懂球的用人","助攻和防守纔是團隊籃球的生命線";反對者則擔心:"過度保護低效球員會影響更衣室鬥志"。北京媒體人方碩直言:"該鼓勵就鼓勵,該批評就批評,但此刻我們需要團結。"而球迷們更關心:面對伊朗的強硬防守,郭家軍能否延續這種"非典型"戰術?
當終場哨響,程帥澎主動找到郭士強擊掌的畫面被鏡頭捕捉。或許這就是中國男籃正在經歷的蛻變:從"刷分籃球"轉向"團隊籃球"。正如隊長周鵬賽後所說:"我們不需要單打英雄,只需要彼此信任。"四強門票雖已到手,但這場關於籃球哲學的討論,纔剛剛開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