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一體推進林草資源保護利用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林芝市堅持一體推進林草資源保護利用,通過持續強化建機制“治林”、提能力“護林”、抓重點“造林”、拓路徑“用林”等方式,統籌中心城區核心功能提升、綠色經濟擴能增效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並進,建立一體化管護網,譜好護林治草“協奏曲”,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
林芝市不斷完善黨政同責、一把手負總責的“林長制”責任體系,及時調整優化林長名單和責任區域,推動“網格—任務—林長”無縫銜接,並積極探索“林長+森林草原防火”智慧網格化管理模式,全面優化森林草原資源“一張圖”動態監測體系、預警監控調度網絡和火災高危區防火阻隔系統,推動今年以來各級林長巡林6144人次,巡護里程7.47萬公里;排查林區輸配電設施6506處、線路3608公里,發現並整改問題846個;開展林草溼地、自然保護地使用情況大整治,發現問題64個,目前已完成整改63個,確保了全市範圍內無重大森林草原火災事故,林草保護措施成效持續顯現。
圍繞雅尼河谷面山、尼洋河中心城區段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及國土綠化等關鍵領域,林芝市計劃實施國土綠化面積6000畝,截至目前,已完成7372.72畝,完成計劃任務的122.88%。結合高原“桃花城”打造,通過“義務植樹+單位庭院美化+城市更新項目”等方式,補植補造桃樹等樹種4000餘株,更新打造“口袋公園”10個,巴宜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39%。
同時,林芝市堅持以林增效,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林藥等林下產業,切實把林下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將“綠色顏值”轉變成“生態價值”。截至目前,林芝全市林果、藏藥材、食用菌種植面積分別達到7.46萬畝、1.1萬畝、910畝,成爲做優特色產業、助農增收致富的有效方式。其中,墨脫縣種植金釵石斛363畝,研發出石斛清片、果膠軟糖等特色保健食品,預計今年實現經濟產值70萬元;察隅縣推廣種植茯苓2400餘畝,預計今年帶動3400餘名羣衆增收超1400萬元,綠色發展效益正持續釋放。(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