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憲、郭國文籲從寬認定 促三起風災衍生傷亡納入救助金

▲林俊憲、郭國文等人說明七股、佳里三起風災後傷亡案例,盼中央與地方援助弱勢家庭。(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沿海地區,不僅造成農損與房屋受損,更有3起「非直接」災害致死或重傷案例,引發社會關注,立法委員林俊憲、郭國文19日與市議員蔡蘇秋金、七股區溪南里長黃鬱智、佳里區下營里長林秉達共同呼籲政府從寬認定「因災致死或重傷」的標準,讓這些家庭能獲得災害救助金,也承諾協助募款、發放慰問金,盼替災民雪中送炭。

林俊憲指出,這次風災衍生出3起令人痛心的個案:包括七股區一名88歲老婦,因停電點蠟燭引發火災身亡;佳里區一名男子爲了上屋頂蓋帆布遭墜落喪命;以及一名受僱於七股區承包商的臨時工,在協助修繕時從老舊建築摔落、頭部重創縫了12針。儘管這些個案不是直接被風災擊倒或淹死,但都在災後救援、修繕或因應災情過程中發生,「與風災關聯明確」,卻未納入災害救助金髮放物件。

根據現行災害救助標準,「因災死亡」可獲80萬元、「因災重傷」可獲25萬元補助,但須爲「直接災害影響」。林俊憲表示,這樣的規範對實際受創家庭不夠人性化,他已親自慰問三個家庭,並將提供慰問金,同時也啓動社會募款機制,盼能爭取公平對待。他補充,七股老婦的兒子無工作能力,失去母親後生活更加困頓;佳里男子在世時需照顧98歲高齡母親,家屬未來也需更多社福支援。

立委郭國文也指出,災害救助金法規雖寫明「因災致死或致重傷」,但在解釋上應更具彈性與人性。他強調,這些案例發生時間與風災高度連結、亦與緊急災後修復密切相關,「政府不該只是依法辦理,更該秉持照顧人民的精神,從寬解釋、合理給付」。他也透露,三名傷亡者皆爲自己選區的居民,第一時間已親赴探視,並協調七股公所與外包承商負起補償責任。

其中重傷工人一度因擔憂手術費用而猶豫治療,郭國文獲報後,火速協助聯繫地方單位與承商,確認將由承包單位負擔醫療與補償費用。他感慨:「這些人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清理、修繕、照顧家人,在臺風過後默默付出,社會不該讓他們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