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敬文:“遊煙”治理凸顯城市文明數字化與人性化
來源:環球時報
近日,上海率先開啓了針對邊走邊抽菸的室外“遊煙”現象治理,受到廣泛關注。此次上海的治理重點集中在中外遊客集中、人羣密集的“網紅”地標場所,一邊組織起由街道衛生專員、物業安保以及志願者構成的監管網絡,對公共場所吸菸者進行勸阻,一邊繪製“吸菸地圖”,以“人力引導+AI輔助”的模式幫助吸菸者找到吸菸區。這種“疏堵結合”的方式,顯示出上海作爲一個國際性大都市的文明、溫度與智慧,更是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爲人民”的理念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城市文明背後,承載着歷史、文化、經濟等多重要素,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中國作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其城市文明不僅蘊含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是在中國特色現代化進程中不斷迸發創新與活力。中國城市文明的故事,既是對內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總結與寶貴經驗,也是對外展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獨特魅力與制度優勢的重要窗口。
從上海的“遊煙”治理中,可以看到中國城市文明的數字化與人性化的兩大特徵。冰冷的數據與溫暖的人心,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趨勢,在“以人爲本”的核心理念驅動下正實現有機的結合,創造出更高效、更友善、更安全、更有活力的城市環境。
首先,數字化治理是城市文明現代化進程的重要體現,也是提升城市經濟韌性、創新活力的關鍵手段。一方面,從城市自身發展來看,政府數字治理能力提升,能通過降低交易與服務成本、提升治理效能和鼓勵市場創新,塑造更具活力的經濟環境。另一方面,區域合作來看,數字化升級能大幅縮短資源、知識、政策等流通鏈條,推動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實現優化配置,增強城市間溝通與協同的機會,將常見的區域城市空間結構從“中心—邊緣”轉向網絡狀分佈,城市職能分工也更加扁平化。可以說,數字化治理是健全城市文明、發揮城市示範作用,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其次,人性化是城市文明建設的本質特徵。城市不僅是企業繁榮、產業升級的經濟載體,更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家園。從基礎設施建設、醫療、就業,到消費、服務、文化,居民的生活質量與福祉是城市“軟實力”的基礎,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立在幸福的生活之上。居民的生活、消費選擇越豐富,文化創新的活力就越旺盛,進而才能推動城市經濟、科技、文化的全面發展。
此次上海的“遊煙”治理,正凸顯了數字化與人性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數字化手段爲“遊煙”治理裝上了 “智慧大腦”。自推動公共場所“無煙化”以來,上海推出了“控煙老克勒”等智慧助手,引入大語言模型,幫助解答控煙政策、無煙場所、戒菸方法等問題。還通過“控煙熱力地圖”等方式,實時反饋“遊煙”現象,強化數字化治理的實效。另一方面,“遊煙”治理的出發點,是針對目前上海成人吸菸率已下降至19.2%,但人羣二手菸暴露率仍高達到47.6%的客觀現實,進一步嚴化控煙規定、爲居民健康福祉而作出的升級措施。同時,限制“遊煙”也並非對吸菸者的“一刀切”,而是通過引導、規勸,提醒吸菸者注意其他被動吸菸者所要承受的危害,主動規範、剋制自己的行爲。
以城市文明推動高質量發展,關注數字化與人性化價值,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播,更是對全球城市治理創新貢獻中國智慧。(作者是北京海開控股產業發展中心產業研究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