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100分鐘!今天,A股如何成功“渡劫”?

8月7日,市場全天震盪分化,滬指再創年內新高,創業板指調整。截至收盤,滬指漲0.16%,深成指跌0.18%,創業板指跌0.68%。

板塊方面,稀土永磁、半導體、物流、醫療器械等板塊漲幅居前,創新藥、保險、銅箔、光伏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0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83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914億。

隨機採訪一位A股股民,今天什麼時候最緊張?

得到的回答, 大概率 是9:50~10:32。

這段時間,指數快速跳水,下跌個股直奔4000家。

如果再問,什麼時候最欣喜呢?

很可能是11:07之後,直至收盤。

因爲從這時開始,指數結束“二次探底”,轉而 快速回升, 個股情緒也漸漸回暖——漲跌家數接近持平,而漲停家數繼續攀升。

可以說,從9:50~11:30收盤的100分鐘裡,A股儼然在年內高位完成了一次“渡劫”。

那麼,最後再問一個問題:

你知道今天A股爲什麼走成這樣嗎?

本文就來替大家解答。

急跌又急漲,發生了什麼?

早盤,滬指直接開出了年內新高(3637.78點);全市場平均股價也是平開高走。

開盤前30分鐘,二者均衝高並小幅回落,仍在三連漲後的良性回調範疇。

10點後,變數開始顯現。 創業板指跌幅很快超過1%,滬、深指數也在10:30左右觸及日內低點。

同花順數據顯示,也是在這半小時裡,全市場下跌家數驟增,最多時逼近3900家。

那麼,原因何在呢?

主要是昨夜今晨,外部傳來了一些消息擾動。比如:

需要說明的是,當下市場對這類消息遠不如幾個月前敏感,否則也不會日內就基本完成修復。

但臨盤反應上,一些資金難免仍有“避險動作”,引發更多活躍資金跟風出逃。

一方面是“獲利了結”,體現爲昨日大漲的機器人、軍工等方向紛紛調整。

以及,受“達鏈”三隻龍頭股“新中勝”(新易盛、中際旭創、勝宏科技)走弱影響,創業板指跌幅較大。

另一方面,如下圖所示,銀行和紅利板塊在早間指數急跌時,就起到了比較明顯的支撐作用。

當局勢稍緩,出逃的資金又開始尋找日內“阻力”偏小的方向。

於是我們看到,11點後,自主可控題材下的半導體、稀土等方向開始拉昇。

據報道,有分析人士認爲,(當下A股的調整)可能仍是機會。

一方面,A股市場處於流動性驅動當中。其實,預期早就存在,比如7月底就出現過一次相對較大的調整,但隨後反彈也相當迅速;另一方面,下半年的重大事件還未兌現,投資者普遍預期市場在此之前仍會處於穩態之中。

接下來,我們再具體回顧板塊表現。

三大板塊值得關注

綜合全天表現,這裡我們認爲比較值得關注的板塊是:

1)半導體

存儲芯片、MCU芯片、汽車芯片、國家大基金持股等多個概念,今天都迎來爆發。

甚至消費電子也可算在其中。有報道稱,在消費電子進入旺季後,上游相關元器件悄然漲價。

分析指出,特朗普(對半導體和芯片)的關稅政策若實施,將短期內加劇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出口壓力,但中長期可能進一步強化中國自主化決心。

就行業整體而言,開源證券認爲,當前半導體週期或進入上行階段,具備從“預期修復”走向“景氣驗證”的條件。相較於上一輪消費電子驅動的週期,本輪疊加了AI算力需求,GPU、HBM等高端芯片景氣持續走高,PC、智能手機與汽車等傳統終端溫和修復,行業需求天花板和景氣斜率有望顯著提升。

其表示,全球半導體行業正處於“成長加速期”的早中階段,技術自主化穩步推進,AI鏈條核心環節率先受益。半導體板塊在週期波動中呈現“牛長熊短”特徵,當前或處於新一輪上行階段的起點,市場拐點往往領先基本面顯現。需關注業績兌現節奏與中報後的估值切換窗口,同時警惕外部政策擾動和局部環節供需錯配風險。

2)醫療器械

有市場觀點認爲,醫療器械可視作“創新藥”行情的延續,因爲今年市場或呈“先藥後醫”的趨勢,此前漲幅較小的醫療器械板塊有望發力補漲。

近期醫療器械行業政策利好不斷。7月,國家藥監局發佈《關於優化全生命週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的公告》,明確將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列爲重點發展領域,提出十大支持舉措。

國家醫療保障局也連續多日召開醫保支持藥械創新系列發佈會,除了一貫以來對於創新型藥品與醫療器械的支持以外,另一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醫保局對醫藥“反內卷”的表述。

中信建投認爲,隨着政策緩和、集採出清、企業戰略轉型和國際業務拓展,多家公司業績和估值將迎來修復,預計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多家公司迎來高增長,部分低估值個股迎來長線投資機會。

3)銀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天收盤,昨日首度逆襲的農業銀行繼續保持“流通市值一哥”地位,而工商銀行仍居A股“總市值”首位。

消息面上,截至8月6日,已有浦發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寧波銀行、齊魯銀行、青島銀行等6家A股上市銀行發佈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營收淨利均實現正增長,其中5家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達兩位數。

招商證券表示,展望未來,隨着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的逐步落地,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將逐漸強化,而銀行是基金業績基準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預計未來將進一步得到主動基金的增持。

其在前期發佈的報告中提出,銀行中期行情結束的其中一個標誌就是公募基金將銀行配置提高到8%-10%左右的合意比例,目前銀行股的欠配程度從不同口徑來看均在5%-7%左右,仍相對較高,因此銀行的中期行情預計仍未結束。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行情軟件截圖

每經記者 趙雲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歡迎轉發、分享、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