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論成果告訴世界 誰在引領綠色革命

8月15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迎來提出20週年的重要節點。在此之際,8月18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邀請到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爲教授,以及“兩山”理論發源地——浙江湖州安吉縣餘村的村支書汪玉成,共同探討相關議題。

張維爲教授在節目中談到,我國於2020年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目標”。能源轉型主要聚焦兩個方向:一方面是提升發電量,同時減少碳排放較高的化石能源使用;另一方面是更多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並非採取極端化路徑,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化石能源得以實現更清潔、更高效的利用。新質生產力本身即屬於綠色生產力,爲中國的能源轉型與產業轉型提供了強勁動力。目前,我國建成的600℃超超臨界發電機組數量已穩居世界首位。

此外,張維爲教授表示,與西方流於空談的模式不同,我國將能源轉型與產業轉型的各項目標融入一個個五年規劃並切實推進,最終實現了後來居上,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電動汽車產業鏈、綠色經濟產業鏈等。如今,我國在光伏、風能、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擁有全球80%的太陽能板產能、70%的汽車電池市場份額以及60%的風力渦輪機產能。

編輯: 周雯飛

責編: 張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