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爲何着急讓美聯儲降息 一文解讀→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講話,重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應該降低利率。特朗普已連續兩日就降息向鮑威爾施壓。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日前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明確表示不會因市場波動而採取緊急救市措施。鮑威爾的表態立即招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烈批評。17日,特朗普對鮑威爾施壓,稱可立即讓鮑威爾走人,要求美聯儲立即降息。

圖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第一任期中,特朗普就頻繁公開批評美聯儲及鮑威爾,經常敦促美聯儲降息。開啓第二任期以來,特朗普在推進其關稅政策的同時,又多次對鮑威爾施壓,要求其降息。

據央視新聞消息,《財富》雜誌網站17日報道說,特朗普希望降低利率,以“抵消”他自己的關稅政策所帶來的通脹。美聯社則認爲,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令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而特朗普似乎希望把責任推到鮑威爾身上。彭博社記者懷特洛表示,不管是不是總統,特朗普都一向對利率有自己的想法,經常與美聯儲主席的想法相悖。特朗普的想法似乎是,“我要制定經濟政策,美聯儲應該配合我”。

美聯儲的雙重使命是維持物價穩定和實現充分就業,而關稅對這兩個目標都構成威脅。

市場原本期待鮑威爾多關注經濟風險,釋放一些降息信號,但最終鮑威爾鷹派程度超出了預期。鮑威爾強調,關稅極有可能導致通脹至少暫時上升,通脹效應也可能更加持久。未來需要避免通脹長期居高不下,這取決於關稅影響的大小、傳導速度以及最終能否穩定長期通脹預期。

如果通脹與就業目標出現矛盾,鮑威爾暗示,美聯儲可能會優先考慮控制通脹。“沒有價格穩定,我們無法實現長期且廣泛惠及民衆的強勁勞動力市場。”

但需要注意的是,鮑威爾也沒把話說死,表示美聯儲將等待更多有關經濟走向的數據出爐,然後再決定是否以及如何調整利率。

短期通脹問題仍是主要矛盾,但中長期美聯儲或更關注經濟風險,關稅衝擊下美國經濟支柱消費已經岌岌可危。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關稅的累退性使得高關稅對低收入羣體的衝擊相比高收入羣體更大,加劇收入分配不平等現象的同時,也會拖累美國消費增長。

The Budget Lab測算,2025年迄今的關稅新政將使得收入分位在最低20%羣體的可支配收入下滑4.0%,對最高10%收入羣體的可支配收入的衝擊幅度爲1.6%。而今年以來,部分受政策不確定性、緊財政預期的衝擊,美國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使得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健增長的情形下,名義與實際消費仍出現顯著收縮。因此,蘆哲表示,高關稅對美國居民(尤其是邊際消費傾向更高的低收入羣體)消費預期和實際購買力的侵蝕料進一步強化美國經濟下行風險。

據央視新聞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市場目前普遍預測,美聯儲將在6月宣佈降息25個或50個基點。然而,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認爲,美聯儲“可能而且有理由等到9月”再降息。

對於美聯儲而言,目前暫無出手“救市”必要性,但未來仍存在不確定性。蘆哲表示,如果流動性惡化並出現危機,或倒逼出現“美聯儲看跌期權”,類似的事情在2008年次貸危機、2020年疫情衝擊時都發生過。從流動性指標來看,此輪衝擊中,美國高收益利差、VIX波動性指數的飆升是流動性風險最顯著的代表。如果全球資產延續大跌,引發類似2020年3月的流動性衝擊乃至經濟短期衰退,或是美聯儲救市或特朗普修正關稅政策的契機。

展望未來,美聯儲的獨立性或在明年鮑威爾卸任後面臨更大的挑戰。蘆哲分析稱,當前美國正處於降息週期,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即將卸任,2026年5月特朗普新提名的美聯儲主席將接替鮑威爾。特朗普對低利率的訴求使得其大概率選擇一位鴿派主席,若其在2026年“錯誤降息”,以求緩解關稅給經濟、美股的下行衝擊,並減輕財政的利息負擔,則屆時貨幣寬鬆對美國二次通脹的影響將真正開始顯現。

本文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