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羣發展 重點項目助推產業量質齊升丨聚焦“四高四爭先”·重點項目進行時

河南各地在項目建設中,突出產業鏈羣式發展,從產業鏈招商到新興產業集羣培育,不斷爲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今天的《重點項目進行時》來看項目的“含鏈量”。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孟銘:我身後是河南航天樞紐港項目,是河南打造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衛星測運控管理和數據應用。目前,項目的測運控中心1至3層已經完成裝修,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設備,初步具備了使用條件。

在商業航天產業鏈中,衛星測運控是重要一環,如果把衛星比作風箏,那麼測控系統就像是控制風箏的線。

河南航天樞紐港測運控大廳研發工程師 仇亞恆:對我們衛星當前所在位置、速率進行實時監控,然後幫助其調整軌道,幫助其入軌,保證我們的衛星能夠長期穩定地運行,能正常地執行任務。

如何用好衛星數據,讓“天上的應用”賦能“地上的場景”,也是河南航天樞紐港的主要任務。2026年12月,一個服務全國的衛星遙感數據彙集和交換中心將全部建成。

河南航天樞紐港測運控大廳研發工程師 仇亞恆:樞紐港已經實時監測了民商聯盟共計318顆遙感衛星,將海量數據轉化成行業情報,爲我們多行業場景賦能,比如黃河流域保護水利方面,農業遙感農業方面,環保監測平臺環保方面。

商業航天產業鏈包括衛星研發製造、火箭研製發射、衛星測運控管理和數據應用等,都是大塊頭,需要高投入、高技術。鶴壁市堅持沿着產業鏈招商,引進一家龍頭企業,就要千方百計形成產業。

鶴壁市淇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 副主任 牛海軍:一開始,我們是引進了一家使用衛星數據的企業,但是當時買一顆衛星要6000萬元,我們就想,能不能自己造衛星,沒有這個決心,肯定招不來大商,企業敢來,我們爲什麼不敢做呢,多次上北京和這個航天企業,包括衛星企業去溝通對接。

從航天宏圖、天章衛星,到航天馭星、中科星雲,鶴壁不斷在全產業鏈上卡點落子,先後招引40多家上下游企業,實現了從造火箭、造衛星到數據和服務的產業閉環。

河南航天宏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售前工程師 索路翔:我們不需要自己建設高成本的設施,就可以獲取專業的(衛星)測控服務,這也極大地提升了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效率。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孟銘:除了商業航天,實現鏈式“智”造的還有商丘集美數智產業園。今年新投產的5G手機主板生產線,每隔70秒,就能將2000多個元器件,像印刷一樣,粘貼到主板上。

商丘集美數智產業園一期項目,建成12條5G集成電路板全自動生產線,每天能夠生產240萬片手機主板。憑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產業園製造的功能機、半導體顯示模組、集成電路主板等產品,暢銷海外。

商丘集美數智產業園常務副總 葛邵猛:咱們的產品不管從良率還是在生產的效率上面,在行業內都是屬於一個領先的地位。目前的訂單量是一個向好的態勢,接下來我預計每個月完成產值約1億人民幣。

從手機主板到顯示屏再到注塑、組裝,樓上樓下幾十條生產線相互配合,每天都有幾十萬件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藍牙耳機、智能穿戴終端、觸控視窗光學玻璃等電子信息產品涌向市場。

商丘市梁園區人民政府區長 魏宏志:建設集美數字產業園,我們就是要打造新興信息技術產業鏈。用產業園來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二期項目我們還將補齊電池產業鏈,壯大商丘市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