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虧損的江特電機又籌劃易主了
江特電機(002179.SZ)籌劃控制權變更。
7月21日,江特電機公告披露,實際控制人朱軍、盧順民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項。目前各方尚未簽署相關正式交易協議,擬就相關事項進行進一步論證和磋商。若此次交易實施並完成,江特電機的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受上述事項影響,江特電機股票自7月22日上午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盤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截至停盤前一日收盤,江特電機股價報7.74元/股,總市值爲132.1億元。
就籌劃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界面新聞通過電話及郵件的方式聯繫江特電機,截至發稿,未收到迴應。
江特電機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江西省宜春市,業務涵蓋鋰礦採選及鋰鹽製造業、電機產業。在鋰礦採選及鋰鹽製造業板塊,其主要從事以碳酸鋰爲主的鋰鹽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該板塊去年爲江特電機貢獻了49.87%的營業收入。
江特電機並非首次籌劃控制權變更。
早在2020年,爲化解退市風險,當時已經連續兩年淨利潤爲負值的江特電機,主動引進戰略投資者,並於當年6月開始與全球鋰企龍頭贛鋒鋰業(002460.SZ)進行洽談。
兩家企業還曾一度就上述事項簽訂合作備忘錄,約定贛鋒鋰業獨家認購江特電機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數量不超過江特電機總股本的30%,贛鋒鋰業成爲江特電機的控股股東,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成爲江特電機實際控制人。
不過,2020年8月20日,江特電機再次公告,因與贛鋒鋰業未能就避免同業競爭的解決方式等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終止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此事後續還引出了贛鋒鋰業內幕交易案。
當前,江特電機的處境與2020年籌劃易主時有些相似,已連續兩年陷入虧損。
自2010年以來,鋰電行業經歷了兩輪較大的價格波動週期。第一輪波動在2015-2019年,碳酸鋰價格經歷了從4.2萬元/噸低點漲至18萬元/噸的高點,再跌至2019年底的4.8萬元/噸。期間,碳酸鋰峰值價格是最低點的4倍多。
目前,鋰電行業正處於自2020年以來的第二輪波動。碳酸鋰價格在2022年最高漲至近60萬元/噸。而後,衆多資本涌入鋰電行業,上游產能加速釋放,下游需求增速卻逐漸放緩。在供需結構持續失衡之下,碳酸鋰價格劇烈震盪,回落至當前的7萬元/噸附近。
受碳酸鋰行情低迷影響,江特電機在2023年由盈轉虧,實現營收27.99億元,同比減少57.41%;淨虧損3.97億元。
2024年,該公司延續虧損態勢,實現21.03億元營收,同比下滑24.86%;淨虧損3.19億元,虧損額度同比小幅收窄。
根據江特電機最新披露的業績預告,其今年上半年預計虧損0.95億-1.25億元,虧損額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擴大。江特電機在業績預告中指出,上半年受市場供求關係影響,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鋰鹽板塊虧損。
在披露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事項的同時,江特電機還發布了另一則公告,爲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確保生產設備後續的安全穩定運行,其全資下屬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宜春銀鋰)計劃於近日停產進行設備檢修。
預計檢修時間26天左右,停產檢修範圍爲宜春銀鋰的全部鋰鹽生產線。
公告稱,本次停產期間,宜春銀鋰將組織技術團隊對生產設備進行全面檢修,並對部分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使生產設備達到最佳運行水平。
近期宣佈停產的鋰企還有藏格礦業(000408.SZ)。
該公司於7月17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藏格鉀肥於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關於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通知》。
《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違規開採行爲並積極整改,完善鋰資源合法手續,待鋰資源手續合法合規後,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經申請通過後方可復產。
藏格礦業表示,在收到通知後,公司旗下負責碳酸鋰生產的全資子公司藏格鋰業已按要求停產。同時,公司正積極推進鋰資源開採手續辦理,待手續辦理完成後,將及時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
在上述企業停產消息的催化下,近期碳酸鋰價格有所擡升。
期貨方面,截至7月22日收盤,碳酸鋰主力合約上漲2.71%,報收於7.29萬元/噸,較今年5月的低點漲超兩成。
現貨方面,上海鋼聯數據顯示,自6月中下旬以來,碳酸鋰現貨價格保持上漲態勢。7月22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6.9萬元/噸,已較上月低點上漲超15%。
當前,隨着官方明確提出要整治“內卷式競爭”問題,已有多個鋰電行業協議發佈“反內卷”倡議。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在今年6月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電池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倡議書》提到,產業鏈相關企業應將競爭重心從“價格比拼”轉向“質量和創新比拼”。
去年11月,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就“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發出倡議,倡議產業鏈企業遵循正常的市場競爭規則,不打惡意的價格戰、不做“內卷式”競爭,全行業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健康的產業發展新生態。
展望碳酸鋰價格後市,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向界面新聞表示,中期看,終端消費淡季不淡,月度排產明顯強於之前預期,暫未見到需求進一步走弱的指引出現。
但供給端因盤面拉昇套保帶來的增量同樣很顯著,後續月份預計單月持續過剩的局面不改,價格預估在8月後迴歸基本面的下行趨勢。
後續需要持續追蹤鋰礦端礦山動向,是否會出現因各種因素減停產的礦山。
此外,回顧上半年供給端動向,很多計劃達產的產能並未如期釋放,全年的過剩幅度的預期要隨之下調,成本平衡線預計將在之前月份基礎上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