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機器人都有4S店了|WRC 2025
4S店,地平線芯片,禾賽激光雷達,億緯鋰能電池….這給我幹哪兒來了?
世界機器人大會(WRC)開幕,數萬人冒雨前來,一進門,這些熟悉的名詞和產品迎面撲來,讓我瞬間疑惑了:
2026北京車展提前開幕了?
當然了,真要和車展完全比起來,區別肯定還是有的,WRC機器人的形態要更豐富。
到處都是機械臂,遍地都是機器狗。
有的“狗”還長了頭:
人形機器人甚至“有頭有臉”:
他們能陪你打麻將、踢球、下棋、按摩、彈琴、康復訓練,還能搬磚、打咖啡、應急救援、做煎餅果子……總之只有碳基人類想不到的,沒有硅基生命辦不到的
不過,形態上的不同只是表面,從供應鏈和後市場來看,機器人和智能車共同點越來越多了,甚至連痛點都一樣。
甚至有了保險和4S店售後服務….啊這,所以具身智能到底發展到啥程度了???
展館內人流量最大的展臺,無疑是宇樹。一場拳擊,兩個小機器人蔘賽,人羣圍得裡三層外三層。
除了宇樹,還有幾個展臺的人流量也很大,特別是到展示環節簡直就像北京晚高峰,根本走不動道。這些廠商背後(聯合)創始人,有一個共同特徵:
他們都有智能車/自動駕駛背景。
比如維他動力,創始人、CEO餘軼南此前是地平線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聯合創始人宋巍趙哲倫此前分別是地平線軟件平臺總架構師和理想汽車產品總監。
△從左到右依次爲宋巍、餘軼南和趙哲倫
他們去年纔開啓創業,很快拿出了產品,一隻面向家庭的機器狗,萌娃們爭着笑摸“狗頭”
從這個交互就能看出,它和展館內遍地走的機器狗有很大不同,“有頭有腦”
有頭只是表象,頭頂是禾賽專爲機器人打造的激光雷達JT16,結合兩顆攝像頭實現360度融合感知。臉部則是一個小型電子屏,屏上的表情會根據“狗”的動作發生變化。
有腦纔是本質, 過去很多機械狗都需要遙控器控制,但這隻“狗”不需要,它能主動感知環境,然後做出決策,陪着你遛彎,甚至能幫你拍照。
“大腦”的底層算力方案採用的是地瓜機器人(前身爲地平線機器人事業部)S100P,算力最高可達128TOPS。
預計今年四季度正式上市,據說價格“家庭用戶一定買得起”,甚至小朋友如果喜歡,攢攢壓歲錢就能買到。
然後是智平方,創始人兼CEO郭彥東早年是小鵬汽車的首席科學家,2023年創立智平方。
智平方這次的主要展品是愛寶,能文能武,比如會打架子鼓。
還能打冰淇淋。
也能幹重活,搬箱子。
這並非是簡單的demo演示,愛寶真的已經進廠上班了,久經考驗了,工作地點是東風柳汽
爲什麼愛寶的能力如此全面?背後是其自研的全域全身VLA大模型GOVLA(Global & Omni-body 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能驅動機器人協調全身包括雙臂、靈巧手和底盤等各個部位,理解和執行多步驟任務。
接着是前文遠知行COO張力參與創立的逐際動力,現場展出了兩款產品,一款是雙足機器人TRON 1,能適應不同地形,可基於其開發做科研。
還有一款是人形機器人LimX Oli,現場展示了全身和半身兩種形態,通過VR設備遙操作可靈活擺動。
最後是星海圖,創始人CEO高繼揚(下圖)早年在Waymo參與感知研發,後來在Momenta工作,2023年9月攜手Waymo時期的同事趙行和前Momenta高級總監李天威等創立星海圖。
本次參展的產品有R1 Pro,遙操作抓取響應很絲滑。
這些玩家帶着物理AI落地經驗,從智能車換道而來,參與建設新的物理AI生態。
具身智能需求端正在迎來爆發增長,加速智能車供應鏈入局,培育機器人後市場,生態開始完善。
據宇樹科技創始人、CEO王興興介紹,今年上半年行業平均增長幅度在50%-100%,“增長非常嚇人,非常少見”,預計未來幾年全行業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每年翻番增長,如果有更大的技術突破,一年出貨量最高可達上百萬臺。
宇樹在此次大會上,拿出了3.99萬元的機器人R1,價格大幅下探,讓更多人能買得起人形機器人。
旺盛的需求帶動了“一上一下”兩頭髮展。
首先是上游供應鏈,比如激光雷達兩大頭部禾賽科技速騰聚創都展示了自家的機器人方案,其中禾賽展出了兩款產品:
JT128和JT16。
JT系列是禾賽科技專爲機器人場景設計的產品序列,垂直方向最高可實現256線,數字代表着線數,JT128就代表線數是128,前面提到維他動力機器狗用的則是JT16,低功耗、輕量化,適合消費級產品。
然後是動力電池廠商,億緯鋰能是唯一參展的頭部廠商,展位離禾賽不遠,他們帶來的是一系列電池解決方案。
據介紹,續航仍是當前機器人的一大痛點,很多產品開發後給電池留出的空間很小,可能比一個拳頭還小,一般都在後背上。
電池空間小,容量就不會很大,因此一些人形機器人滿電只能運行2個小時,這還是平均水平,如果是需要“劇烈運動”的場景,可能更短時間就需要補能。
補能仍然是充電換電兩種方式,充電最快需要10分鐘左右,換電當然更快,機器人自己就完成操作了,比如優必選家的機器人,和蔚來一樣“3分鐘滿電出發”。
上游供應鏈走向成熟,後市場也開始了發展。
展館內展出了機器人4S店,店內機器人明碼標價。展示了大量機器人零部件。
提供保養售後服務,以及租賃、保險和分期貸款服務。這些名詞和套路是不是非常熟悉,就跟咱買車一樣一樣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場景探索。北京亦莊計劃全區域開放,將開放亦莊新城內的產業園區、寫字樓、商店、藥房和物流倉庫等近千個真實場景,供機器人在真實世界採集數據。
就在大會期間,銀河通用旗下的Galbot走上北京街頭,正式開始上班了,負責爲你提供產品零售。這是一個半月前,寧德時代參與領投11億元融資的明星玩家。
供應鏈崛起,後市場重塑,場景開放測試……具身智能正在沿着新能源和Robotaxi的發展路徑前進。
十年時間,新能源蓬勃發展,滲透率過半成爲市場主流。Robotaxi從無到有,正在衝刺大規模量產。
種種跡象表明,這屆大會是一個起點,中國具身智能也開始「走進大街小巷,走入千家萬戶」。
場館外,冒雨前來的人們相信。
場館內,一望無盡的人山人海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