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總辭救民調
賴清德總統(左)1日親上火線,率行政院長卓榮泰(右)等人說明對等關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救災、關稅戰一錯再錯,賴政府迎來了民意大海嘯。TVBS民調,賴總統的滿意度僅剩廿八%,不滿意度則高達五十五%。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也一樣,僅卅三%民衆認同其國政表現,不認同者則高達五十四%,連其本命區臺南市民都「變心」。救災救到那麼冷血,能怪誰?
屋漏偏逢連夜雨,連日韓友邦也對賴政府批評連連。一向友綠的日媒,《讀賣新聞》社論直接點名大罷免的目的旨在排除在野黨,缺乏正當性;《產經新聞》專文則憂心賴清德變成「陳水扁第二」,也對「雜質說」提出批評。無獨有偶,南韓真相會因遭我政委林明昕臨時「放鴿子」,認爲極度失禮;但林明昕毫無歉意,還反批對方傲慢。
這個「犯錯成爲日常」的政府團隊,幾乎沒有一天不惹出爭議。屢屢口出狂言的內政部長劉世芳,近日竟逕自解讀憲法,代表政府「承認中共」。掀起軒然大波後,才改口稱要「維持現狀」。失言第一名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說,恆春村民支持核三延役,是因爲貪圖「敦親睦鄰費」,把民衆對公共建設的支持貶得一文不值。
面對民調雪崩,閣揆卓榮泰重申,「必要時」會處理重要人事。言下之意,會有小改組,卻沒把自己的責任考慮進去。事實上,在這種節骨眼,除了內閣總辭大改組,還有什麼能救賴清德的民調?